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2100万枚,这是程序写死的,改不了。但很多人不知道,这2100万枚其实永远挖不完。挖矿奖励每四年减半,到最后,你得花大力气挖个零点几枚,甚至更少。这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费力不讨好。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要说这比特币的出身,得回到 2008 年那场金融危机,当时有个叫中本聪的人,觉得传统银行靠不住,搞出了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方案,说白就是想绕开银行自己记账。 2009 年 1 月 3 日,他自己挖出来第一个区块,也就是所谓的创世区块,这就算比特币正式诞生了。 那会这东西根本不值钱,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没有央行管着,交易记录全网络都看得见,谁也改不了。 而且早期挖矿,那也实在是太容易了。 2009 年的时候,全网算力也就每秒 700 万次哈希,普通家用电脑的 CPU 就能挖,据说当时一个人,就能占着大半个网络的算力。 那会儿挖一个区块给 50 枚比特币,10 分钟出一个块,理论上一天能挖 7200 枚。 2010 年有个程序员用 1 万枚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现在看跟疯了似的,但当时这钱就值几美元,因为挖起来太容易,没人觉得金贵。 可现在不一样了,按照每四年减半的规矩,2024 年刚完成第四次减半,现在挖一个区块只能拿到 3.125 枚比特币了。 更要命的是,如今的算力涨得没边,从当年的几百万哈希,涨到现在的亿万万亿级别,普通电脑连门儿都摸不着,必须用专门的矿机。 收益更是疯狂缩水,以前个人电脑随便挖挖就能赚钱,现在就算是专业矿场,也得精打细算。 根据行业数据,现在挖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在 2.6 万到 3.61 万美元之间,虽然 8 月份比特币价格冲到过 12.4 万美元,但这价格忽高忽低,真要跌下来,矿工哭都来不及。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奇妙的现象,根子就在比特币的核心机制上。 这东西用的是工作量证明,简单说就是谁算力大谁说了算,奖励减半逼着大家必须投入更多设备,才能维持收益,而算力越集中,新矿工越难进来,形成恶性循环。 就像嘉楠科技说的,他们 7 月份又下线了 0.22 EH/s 的算力,还不是因为有些矿场实在不赚钱,只能搬到电费更便宜的地方去。 欧盟今年还开始收碳税,一台矿机的碳排放税费,就能吃掉 30% 的利润,这成本能不高吗? 现在矿工们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难过了。 大型矿企还能靠规模效应和迁移矿场勉强维持,小矿工基本都被淘汰了。 嘉楠科技这样的头部企业,7 月产量也就 89 枚,还得靠长期持有赌涨价,那些没实力的小矿主,要么把矿机卖了,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设备天天耗电赔钱。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矿场干脆改行了,美国有家公司把矿场改造成 AI 数据中心,因为挖比特币还不如给人工智能提供算力赚钱。 有人也会好奇,未来比特币会不会被挖完? 按算法设计,最后一枚比特币要等到 2140 年才会挖出来,但实际上永远也挖不干净。 因为每次减半后,剩余的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一次就挖零点几枚,无限接近 2100 万但到不了头。 这就像给驴面前挂根胡萝卜,看着就在眼前,就是吃不着。 到那时候,矿工就不能靠挖矿奖励赚钱了,只能靠交易手续费,但现在手续费收入,连奖励的零头都不够,真到那时候能不能维持网络还不好说。 说到底,比特币这机制设计得确实精巧,把人性的贪婪和技术的冰冷结合得淋漓尽致。 中本聪当年可能是想搞个抗通胀的货币,结果现在成了资本炒作的工具。 普通老百姓别看着价格高就眼馋,这东西背后全是矿工的血泪和资本的游戏。 最近嘉楠科技一边关矿场,一边又增持比特币,这种矛盾的操作,不正好说明这行当现在有多纠结吗? 这比特币大赚特赚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矿工的无奈离场,咱们普通人还是远远看着就好,别轻易下场当韭菜。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2100万枚,这是程序写死的,
柳淮蕊
2025-08-26 01:23: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