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一句“中国没资格”把锅甩得比炮弹还远。他8月20日拒中国安保,理由是北京

飞绿说历史 2025-08-25 17:30:41

泽连斯基一句“中国没资格”把锅甩得比炮弹还远。他8月20日拒中国安保,理由是北京没挡战争、还“帮”了俄罗斯。 8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场对外安全政策发布中公开拒绝中国提出的安保倡议,并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没有阻止战争”,甚至“间接帮助了俄罗斯”。 这番言论不止于外交场合的一次失礼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战略甩锅,将战事的失控归咎于一个始终主张和平、不参战、不结盟的国家其逻辑之荒诞,足以让人怀疑乌克兰是否还认得什么叫国际规则。 这番言论出现的时间点,绝非偶然。就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出由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共同保障乌克兰未来安全数小时后,泽连斯基便果断拒绝,将矛头指向中国。这种“甩锅式应对”。 恰好发生在美国对乌军援松动、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领先、欧洲对乌支持逐渐疲软的敏感时段,政治意图几乎写在了脸上。 一边是美国在8月17日签署对乌矿产资源开发的独家协议,另一边是乌方紧接着拦下中方安保提议,并抛出对十家中国企业的新一轮制裁。 这种“拿地换援”、“拒中迎美”的操作,表面是战略选择,实则是典型的被动投名状。 泽连斯基想借指责中国来换取西方的再次加码,但他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并不是《布达佩斯安全备忘录》的签署国,对乌克兰不承担任何法定安保义务。 “中国没资格谈安保”,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不是法律逻辑,更不是事实依据,而是一种被困局吞噬后的焦躁与转移。 乌克兰所指责的“中国未阻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一个从未参与冲突、始终主张停火和谈的国家,该如何“阻止”一场由北约东扩、地区安全失衡导致的战争? 而所谓“中国援助俄罗斯”,更是缺乏事实支撑。 2022年中国对俄的无人机出口总值仅为对美出口的7.1%,并严格限制终端用户使用范围,这种被西方媒体反复“放大”的数据,在实际战场上几乎无足轻重。 真正值得警醒的是:乌克兰自身的安全诉求已陷入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要求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的自动参战保护,另一方面又拒绝中立化、非军事化等俄罗斯基本安全要求。 这种“只要保护,不肯让步”的定位,使乌克兰的安全逻辑在现实中难以落地。即便欧盟承诺成立2.5万人的轮换部队,也远不能覆盖其边境所需的30万兵力缺口。 历史早已提供过一次警示。1994年,美英俄三国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承诺保障乌克兰主权,但在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时,这份承诺形同废纸。 这一次,乌克兰依旧寄望外部干预,却忽视了一个根本事实:没有国家会无条件为他国长期埋单,尤其当那国连总统合法性都成为问题。 泽连斯基的任期已于2024年5月届满,只因战时状态才得以延任。而一旦停火,他的合法性将立即遭遇挑战——政治现实的铁律,是他拒绝任何和谈方案的重要隐因。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话语战”中,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坚定。不选边站队,不推高战火,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同时持续为和平斡旋提供通道。 2022至2024年间,中国自乌克兰进口农产品总额高达222亿美元,占乌财政年收入的23%,是其战时经济的关键支柱。 即便在遭遇无端指责后,中国并未中断人道物资援助,也未采取对等制裁,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与外交理性。至于“资格”这两个字,恐怕更应反问泽连斯基。 一个靠外援维持政权、靠延任维持职位、靠甩锅维持支持的政府,有多少资格来否定一个始终劝和促谈、积极参与战后重建讨论的国家? 又有多少底气,去否定一个即将主导全球基础设施重建、资金流动与粮食安全的世界大国?事实一再表明,乌克兰当前的对华政策,已不是基于国家利益,而是基于短期博弈。 其对外政策路径图愈发依赖“制造敌人”来维系西方援助的续航能力。这种策略虽在短期内可能获得西方舆论的掌声,但长期来看,其代价是战略自主权的彻底丧失。 更令人讽刺的是,泽连斯基口中的“无资格者”,恰恰是未来乌克兰战后重建最可能的合作方之一。 西方对乌重建承诺的兑现率至今不到37%,相比之下,中国的基建能力、资金实力与粮食通道控制力,才是真正能为乌克兰提供“生路”的现实选项。 在大国之间的棋盘上,乌克兰可以选择做一个平衡者,也可以选择做一个赌徒。但甩锅中国,不会让局势好转,只会让乌克兰在博弈中失去更多本可争取的空间。 炮弹可以摧毁城市,语言却能摧毁信任。当泽连斯基把“锅”甩得比炮弹还远的时候,他恐怕没意识到,真正远去的,是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外交理性的期待。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中楚洪城

中楚洪城

2
2025-08-25 18:56

既如此就让司机尝尝中国全力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是个什么场面,若还不满意,中国就出兵20万,搞几个州当海外飞地。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