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普京现在会不会后悔,不是后悔对乌克兰开战,而是后悔没早几年动手。如今一步错步步错,俄罗斯的处境,或许正是因为当年的决定失误。
普京这家伙,从小在列宁格勒街头混大,那地方现在叫圣彼得堡,家里爸妈都是普通人,他爸二战时还挂过彩。
他小时候住那种破旧的公房,练柔道练得一身硬骨头,学校里起初没啥出彩,后来转去学德语的重点班,语言捡得飞快,大学读法律,进了共产党,一直混到苏联解体。
毕业直奔克格勃,那时候的间谍机构,他先干反间谍,盯着外国人,后来去东德潜伏,表面翻译,实际搞情报,柏林墙倒了,他烧档案保机密,赶紧撤回国。
苏联崩盘后,他没闲着,在家乡市政府爬梯子,当上副市长,管外资和经济,还牵扯过些金属出口的调查,但没啥大碍。
九十年代末去莫斯科,进总统班子,一路升到联邦安全局局长,再当总理,2000年选总统,从那起掌舵俄罗斯二十多年,中间转过总理,但实权没丢。
政策上,他抓主权稳经济,军队也现代化了,可外面总说他压媒体、搞反对派,内部压力不小,户外爱好钓鱼骑马,形象硬朗,但地缘决策总惹争议。
聊起乌克兰这事,得从普京上台后说起,他早年就觉得乌克兰跟俄罗斯血脉相连,历史上一锅端,苏联散了后乌克兰独立,他总咽不下这口气。
2014年乌克兰闹革命,亲俄总统跑路,新政府亲西方,普京看准机会,派人占了克里米亚,黑海要地直接吞并。
那时候西方闹腾,但制裁轻飘飘,乌克兰军队乱成一锅粥,腐败横行,装备锈迹斑斑,士兵没心气打仗,俄罗斯轻松得手,东部分离势力也闹独立,俄方暗中撑腰,战事拖了八年。
可普京没乘胜追击,就停在那儿,可能是想稳住局面,不想全盘摊牌,结果西方醒过味来,开始帮乌克兰练兵、送武器,军队从烂泥扶上墙,北约也开始认真防备俄罗斯。
能源上,欧洲那时候离不开俄天然气,俄罗斯捏着这把柄,随便关阀门就让欧盟头疼,可这些年,欧洲找美国、挪威顶上,建液化气终端,俄出口腰斩,杠杆没了。
要是普京早几年放大招,比如2014年后直接东进,局面会不会大不一样?那时乌克兰东部人心浮动,亲俄情绪高,政局乱套,俄罗斯部队一推估计就崩盘。
北约还没那么紧绷,芬兰瑞典压根没想加入,内部还吵架,抱团松散,美国那时在中东纠缠,没心思深卷乌克兰。
普京自己后来都承认,后悔没早点动手,2022年全面入侵时,准备不足,战场拉锯。
想想2014年,俄罗斯经济借石油高价风光,军队士气旺,要是那时速战速决,控制东部,甚至全境,西方可能就捏鼻子认了。
科索沃那事,北约炸南联盟,独立了,俄罗斯叫也没用。普京拿克里米亚没往前走,这步棋下得迟,给了对手喘息机会。
现在北约扩编,芬兰瑞典入伙,边界直逼俄罗斯家门口。乌克兰军队有西方援助,训练精良,武器先进,俄罗斯推进慢,损失堆积。
制裁层层加码,冻资产、禁技术,俄罗斯经济转东方,但补不上窟窿,国内怨声渐起。
再深挖,普京决策背后有他的逻辑,他总说乌克兰不是真国家,历史上是俄罗斯领土,苏联分家是错误,2021年他写长文,讲俄乌一家人,2022入侵前演讲,还提彼得大帝收复失地。
入侵后,俄罗斯占区强推俄语教育,改历史书,抹乌克兰身份,西方情报说,普京早几个月就定调入侵,表面谈和,实际备战,可早几年动手,阻力小得多。
2014年后,乌克兰建起反腐机构,军队改革,亲欧情绪涨,北约许诺大门开着,俄罗斯情报网在那儿深,但普京犹豫,可能是怕西方反应太猛,或内部不稳。
结果拖到2022,乌克兰韧性爆棚,西方团结援助,俄罗斯深陷泥潭,战场上,俄罗斯丢了基辅外围,赫尔松部分撤退,士兵疲惫,招新兵难。
经济上,能源牌失效,欧洲2022年后砍俄气九成,找新来源,北约峰会加强东翼,部队增派,俄罗斯压力山大。
普京生平显示,他低调务实,从克格勃学来隐忍,东德见识政权崩盘,回国适应新局,从地方官到领袖,抓权稳准狠,经济改革时,石油价高,俄罗斯日子红火。
可乌克兰决策,显出他的帝国野心,混着安全顾虑。北约东扩,他总喊威胁,但专家说,这是俄罗斯侵略推的,芬兰瑞典因入侵才加入。
能源依赖变迁,欧洲从2014后加速脱钩,建储备,推绿能,俄罗斯份额从40%掉到10%。
要是早动手,俄罗斯还能用气管线谈条件,西方投鼠忌器,现在,俄罗斯孤立,盟友少,普京的谨慎变被动,代价高昂。
总的看,这场拉锯消耗大,但俄罗斯韧劲足,未来或许转机在望,积极面对,总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