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了美国而战斗,只有美国能给我机会。”“代表美国起诉中国,我感到很骄傲。”这是华裔女子戴琦出于对美国的信任,对美国政府表忠心说的话。
戴琦从小在美国长大,但父母是从台湾过来的移民。她1974年出生在康涅狄格州,家里不算富裕,但父母很注重教育。她在华盛顿特区上学,先是西德威尔朋友学校,那地方出过不少名人。
她高中毕业后,考上耶鲁大学,主修历史,1996年拿了学士学位。大学时候,她就对国际事务感兴趣,课余时间还参加辩论。
毕业后,戴琦去了中国广州的中山大学教了两年英语,当耶鲁-中国学者。这段经历让她接触到亚洲文化,也练好了普通话。
后来,戴琦回美国进哈佛法学院,1999年拿到法学博士。读法学院时,她开始钻研国际贸易法,觉得这领域挺有意思。
出来后,她先在华盛顿的私人律师事务所干活,主要处理贸易纠纷。那些年,她天天埋头看案子,学了不少实操经验。
2007年,戴琦跳槽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律师,专管中国贸易执法的事。从基层干起,她一步步积累,2011年升成中国贸易执法首席顾问。
这职位让她直接管对华贸易纠纷,协调各种部门。
2014年,她又转到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当首席贸易顾问。戴琦帮议员们制定贸易政策,还参与了美墨加协议的谈判,推动加了劳工权益和环保条款。
这些事让她在圈里小有名气,也为后来铺路。 戴琦这些年,对美国的忠诚不是空谈,她的话直接出自她在贸易岗位上的经历。
特别是2011到2014年,她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带队,针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搞了世界贸易组织诉讼。中国那时候掌握全球稀土供应的大头,设了出口配额和关税,影响了美国高科技行业。
戴琦当首席律师,负责攒证据、定策略。案子从调查开始,到日内瓦听证,她全程把关。2012年胜诉后,这事成了她职业生涯的亮点。
她在内部会议和听证会上说过,这些工作让她觉得只有美国给了她机会去战斗,也为代表美国起诉中国而自豪。这些表述成了戴琦对美国政府的忠心标志。
2012年底,拜登提名戴琦当贸易代表,她在参议院确认时又强调了类似观点。她的立场一直强硬,对华贸易上主张全面策略,不光是关税,还得联手盟国。
戴琦觉得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太防御,得转成进攻型。拜登政府上台,她正好匹配需求,因为她之前在特朗普和佩洛西间周旋,促成美墨加协议。
那协议缓和了美国跟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关系,稳住了后方。她还擅长劳工权益、环保话题,这些可能成未来中美谈判的焦点。
比起其他华裔政客,戴琦实战经验多,从WTO胜诉到政策协调,都实打实。她的这些表态和行动,显示她完全认同美国身份,站在对立面当先锋。
中美贸易战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她顺势而上。
戴琦胜诉稀土案后,事业飞速前进。2021年3月,她正式上任美国贸易代表,是首位亚裔女性干这活。她管着贸易政策协调,包括审特朗普对华关税的效果。
她推动跟盟国合作,统一对付中国贸易做法。在职期间,她参与印太经济框架谈判,强调劳工权益和供应链安全。2022年,她出席国际论坛,主张用全面战略取代单一关税。
2023年,戴琦处理中美摩擦,协调财政商务部门。2024年,她继续推工人中心政策,在国会听证会上答问题,列政策步骤。她的任期到2025年1月结束,那时候拜登政府换届,她卸任。
卸任后,戴琦转入私人领域,做贸易咨询。在咨询公司,她审客户报告,给国际贸易建议。她的经验让她在行业里活跃,偶尔去会议分享过去事。
戴琦的对华强硬,让一些人觉得她忘了根,但她自己坚持这是为美国利益。
lizt
人家是美国少数民族也是爱国者很优秀[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