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抛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比印度穷? 事情起因是印度经济总量去年超英国,爬

燕纸 2025-08-24 16:13:00

印度媒体抛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比印度穷? 事情起因是印度经济总量去年超英国,爬到世界第五,媒体就乐坏了,吹嘘印度要成超级大国。 可他们挑数据时,只盯总量,不提人均水平,这就等于说个大胖子重过瘦高个,却忽略谁更壮实。 现实摆在那,中国经济总量稳坐第二,人均GDP是印度的近五倍,去年数据是中国1.33万美元,印度才2697美元。 你想想,这差距多大,印度媒体却反过来问中国为啥穷,简直像倒打一耙。 这论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印度媒体爱这么玩,好几年了,总拿总量排名说事,避开人均对比。 回想过去,印度独立后走混合经济路子,90年代开放改革,经济起步快,可跟中国比,起步晚了点。 中国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制造业像火箭一样窜起来,吸引全球投资,当上世界工厂,印度那时还卡在许可证制度,官僚作风重,工厂开张得层层审批,拖了好多年。 结果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保持8%以上,印度徘徊在6%左右。印度媒体现在翻旧账,说中国穷,无非想给自己打气,转移视线,避免老百姓问为啥自家日子没那么红火。 外资这块,印度媒体总吹“黄金十年”,说外资蜂拥而来,可数据打脸,去年5月,印度净外资流入暴跌98%,只剩3500万美元,创最低纪录。 外资撤得飞快,原因一大堆:投资回报低,市场不稳,偿还债务多,外加印度企业自己往外投钱。 比方说,苹果想把供应链从中国移到印度,建厂了,可进度慢,供应链断断续续,工人培训跟不上。 相反,中国外资稳,制造业升级快,去年建了3万多个智能工厂,像海尔那样的黑灯车间,全自动化,生产效率翻倍,产品研发周期短了近三成。 印度外资跑路,媒体还硬说这是“市场成熟信号”,听起来像安慰自己,实际外资看重回报,印度营商环境问题多,土地批不下来,劳工法僵硬,利益集团拉扯,项目一拖几年。 人口红利,印度人最爱提,说去年人口超中国,成全球第一,劳动力多得用不完,可这红利没变现,反倒成包袱,青年失业率高,去年超20%,12百万年轻人找不着活儿干。 教育质量参差,技能培训跟不上,很多人只会简单活儿,高端岗位空着,农业还占大头,效率低,年轻人挤城市,工作却少,结果,人口多成了吃饭压力大。 中国不一样,早把人口转成生产力,教育普及,职业培训全覆盖,制造业吸纳亿万人就业。 印度媒体忽略这些,说中国穷,无非不想承认自家问题。土地这关,印度卡得死,收购法严,农民抗议多,项目搁浅。 比方说,高铁计划拖了好几年,就为土地纠纷,中国土地管理统一,基建飞速,高铁网全球最长,帮经济循环起来。 西方国家看热闹,表面捧印度,说它能平衡中国影响力,华盛顿和盟友总把印度当棋子,拉进联盟,对抗中国在亚太扩张。 可真投钱时,西方资本家精明,印度基础设施弱,电力不稳,公路坑洼,工厂建了也运转不顺。 中国基建牛,高铁机场到处是,物流快,吸引投资。印度媒体借西方风头,自夸富过中国,可数据不答应。后果显而易见,印度经济增速虽高,可不稳,贫富差距拉大,失业闹事多。 外资继续撤,媒体泡沫一戳就破,民众信心掉,政府忙补救,放宽外资规则,可信誉没了,难拉回,长远看,印度不改土地法、劳工制,红利变祸端,经济卡壳。 中国稳扎稳打,制造业高端化,机器人用得多,全球份额占三成以上,印度制造业GDP比重才16%,远低于中国25%。 印度要想追上,得实干,改善营商,推教育,提升技能。积极点看,潜力大,行动起来能变好。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燕纸

燕纸

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