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了太乐丞的王维吃水不忘挖井人,对给自己帮了大忙的岐王非常好,岐王府中有事,王

西门大妈啊 2025-08-24 14:37:01

当上了太乐丞的王维吃水不忘挖井人,对给自己帮了大忙的岐王非常好,岐王府中有事,王维第一个来帮忙。由于他掌管的是礼乐,因此帮的最多是忙就是调用皇家乐队,给岐王开爬梯奏乐伴舞~

结果有一次,岐王喝大了,觉得往日歌舞没啥意思,点名要看黄狮子舞。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为啥呢?因为“黄狮子舞”不是普通的歌舞,只有皇帝有资格看。薛用弱《集异记》卷二:“及为太乐丞,为伶人舞黄狮子,坐出官。黄狮子者,非一人不舞也。”这“一人”指的当然就是玄宗。

今天玄宗没来,岐王要求表演黄狮子舞,这事往小了说事僭越,往大了说就是谋逆了...

这时候,王维的上司太乐令刘拀脑子也昏了,想着岐王毕竟是皇帝的弟弟,如果得罪了他,万一去告状,自己i也没有好果子吃。既然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先把今天应付过去再说。

演!

于是王维就开始张罗演了,喝高了的岐王高兴的像个二百多斤的孩子~

然后第二天,玄宗就暴怒,严厉的处罚了太乐令刘拀,把他贬出京师,王维也被贬去了济州任司仓参军,就是管军需仓库的。始作俑者岐王也被贬为华州刺史,限期离京。

其实这是玄宗借着“黄狮子舞”敲打兄弟们,别蹬鼻子上脸,妄图和我平起平坐~

这段时间,家庭都靠着王维的弟弟王缙支撑。王缙虽然现在名气没有王维大,但是在当时他比王维吃香多了。王缙善草隶书,《述书赋》收录他写的隶书,认为胜过当时的书画名家薛稷。崔颢曾评价“论笔则称王缙”,认为他的书法天下第一。因为他文采好字更好,许多人求他来作碑志,比如王之涣夫人李氏的墓志就是王缙所撰。王缙一看,看崔开启了副业,润笔费收的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因为兄弟住在一起,有时候润笔费送错地方,送到王维那里,王维还要给人家指路....

不仅如此,后来王缙在政治上十分有作为,曾经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官至宰相。

经济上不是问题了,但更大的问题来了:

这段时间内,王维的妻子去世了。

王维的妻子和他母亲一样,都是博陵崔氏,这桩婚事应该是母亲的安排。王维和妻子感情很深,经常书信传情。但妻子没等到丈夫归来,就溘然长逝,让王维十分遗憾,再也没有续娶。他在官场再也不复往日得意,沉沦十几载,直到遇到张九龄提拔才得以重新起用。

这段时间的磋磨也给了王维一点社会的毒打,后来张九龄遭李林甫构陷,被罢相位,王维虽然会作“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来为这位知己感叹,但是也同样会识时务的巴结李林甫,以保障自身。

和李白一样,安史之乱也给王维带来了灭顶之灾。只不过李白属于没事自己作,王维则是纯粹的被拖入了政治漩涡。唐朝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云:“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缤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阳。……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其中自然有大名鼎鼎的王维。

面对安禄山的威逼,王维咋办呢?《旧唐书》记载:

“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疾。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

也就是王维偷摸吃了药伪装患病,而且装聋作哑。但是安禄山太喜欢他了,愣是把他接到洛阳普施寺,最终他没逃过做伪官的命运。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好在这时候安禄山被他儿子安庆绪砍死了,唐军也收复了京城长安。这时候王维又尴尬了:

根据法律,他属于“附敌”的叛臣,显然按律当斩....

好在他的兄弟王缙是平叛功臣,王缙疯狂为哥哥求情,甚至愿意削去官爵为哥哥赎罪,所以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这个“我疯狂建功立业是为了救我哥哥”的桥段,几百年后又上演了一次~~

是吧苏东坡?

最后王维官至尚书右丞,但他逐渐对官场失去了留恋,曾经的那个一心要进步的卷王青年,如今一心要辞职躺平。他上述《责躬荐弟表》,请求朝廷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弟弟王缙得以还京师。

他也终于可以回到自己心爱的山水中了。

和哥哥一样,王缙晚年也笃信佛教,不食荤腥。在陪伴自己多年的侍妾李氏死后,王缙将其居住的道政里府第舍为佛寺,取名“宝应寺”,并剃度三十位僧人居住于此,为李氏祈祷追福。

感觉兄弟俩好像,都一样崇佛,也对枕边人一样深情。

不过王缙比哥哥会搞钱,每当有节度观察使前来拜谒,王缙都会邀对方至宝应寺,借机让其施舍钱财...

好家伙修佛不忘搞钱~副业搞到飞起了~~

王维去世时,享年大约是60多岁,在古代已经算长寿了。而他弟弟王缙则活了82岁...

所以搞钱更长寿!

0 阅读:36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