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衣不解带,寸步不离地照顾他。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她兜里却随身携带着毒药丸。
长孙皇后这个人,在历史上挺有名的,她不光是唐太宗的媳妇,还帮着打理了不少事儿。生于公元601年,那时候隋朝还没完蛋,她家背景不错,爹是长孙晟,当过将军,妈是高氏,北齐贵族后代。从小她就聪明,读了不少书,懂礼节。九岁爹没了,异母哥长孙安业把她们娘仨赶出门,投奔舅舅高士廉。那段日子过得挺苦,寄人篱下,让她学会了忍耐和看人脸色,这后来在宫里帮了大忙。高士廉觉得她不一般,请人给她算命,说她将来能辅佐大事。
十三岁嫁给十五岁的李世民,那年是公元613年。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李世民封秦王,她就成了秦王妃。李世民打仗多,她常跟着,给点建议。比如李世民觉得爹李渊偏心大哥李建成,她就说这是因为你能打仗,爹信任你,这话让他消了气。620年攻下洛阳,她提醒他要收民心,李世民就发粮食给老百姓,这事儿让他得了天策上将的封号。李渊后来疑心李世民想篡位,父子关系紧张,她就多走动李渊的嫔妃,送点东西表示孝顺,缓和了不少。
626年玄武门之变前,她帮着鼓舞士兵,分发吃的喝的。李世民当皇帝后,她成了皇后,不直接管朝政,但用古事儿委婉劝他。比如魏征直言顶撞李世民,她说这说明你当皇帝当得明智,有忠臣敢说真话。她还管后宫,嫔妃病了送药,死后孩子她帮着养,保持宫里和谐。她自家哥长孙无忌野心不小,她劝李世民别太重用他,怕外戚乱政。李世民没听,她就跪求哥辞职,长孙无忌以身体不好为由退了,这帮新政推行顺利。
贞观年间,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守着不离,兜里带毒药。李世民问,她说要是你没了,我也不活。这事儿出自史书,显示她对李世民的忠诚。历史上她确实这样做了,不是编的。她不光照顾皇帝,还在其他时候帮着化解矛盾。比如630年李世民想建洛阳宫,魏征反对,她穿朝服劝,说有魏征这样的人是你的福气,李世民就听了。她一生没干坏事儿,贤后名声在外。
长孙皇后小名叫观音婢,这名字挺接地气,像民间叫法。她嫁李世民后,夫妻俩一起经历了不少风浪。李世民打仗,她收拾行李跟着去,不娇气。唐朝初年乱,她帮着稳军心。玄武门那事儿,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了,李世民厚葬他们,她劝别在意别人说闲话,真心就好。李世民用了东宫旧臣,包括魏征,她说魏征有才,就得特殊对待。
她管自家事儿严,长孙无忌当吏部尚书,她觉得够了,再升怕出问题。历史上外戚干政毁了不少王朝,她清楚这点。长孙无忌确实退了,避免了麻烦。她后宫管理好,没嫔妃争宠闹事儿。636年她病逝前,还烧了那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学吕雉那种。她死时三十六岁,李世民伤心,不再立皇后。
历史上长孙皇后是正面人物,但她哥长孙无忌后来野心膨胀,卷入权斗。李世民病重那次,她带毒药的事儿,在《旧唐书》和《新唐书》里有记,真实可靠。不是为了浪漫,是封建时代忠诚的表现。她从小经历苦,养成性格,帮她在宫里立足。她不涉朝政,但影响大,用智慧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