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诗坛,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至交好友,比如李白为孟浩然写的那句“孤帆远

西门大妈啊 2025-08-24 11:35:25

在盛唐诗坛,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至交好友,比如李白为孟浩然写的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见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

而孟浩然又和王维是​​挚友​​,他曾经写过《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可见他和王维乃是知音,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问题来了:​​ 两人都是孟浩然的挚友,​​也都​​喜欢到处交朋友,​​按理说该有交集​​,但李白和王维却愣是没有任何互动的记录……

这是为啥呢?这要从一个女人说起。别误会,不是说他俩抢女人是情敌,而是这个女人如同 ​​Wi-Fi 热点​​,串起了一串大唐诗人。这个女人就是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出身皇家,父亲是唐睿宗李旦,哥哥是唐玄宗李隆基,看起来是​​金枝玉叶​​,但坏就坏在她还有个奶奶叫武则天。武则天倒是没把她怎么样,但是把她爹折腾得够呛,一会废一会立。最要命的是,她的生母(也是唐玄宗的生母)德妃窦氏,和李旦的正妃刘氏,在朝见武则天后​​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说无声无息是因为,她们早上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跟去的宫人也没见到两人出来。​​宫里和王府无人知晓她们的下落,只能推测已被害。​​ 唐睿宗二次登基后,​​甚至​​把宫殿整个都挖了一遍,也没找到​​遗骨​​。

小小年纪,生母和嫡母无端“​​消失​​”,​​且此事与祖母脱不了干系​​,你说玉真公主能不害怕吗?

​​或许正因​​家庭​​的阴影​​,玉真公主和胞姐金仙公主一起做出了一个​​看似​​“违反祖宗”的决定:

​​不结婚!​​

没错,在那个年代,两位皇家公主愣是选择了不婚主义。但这样的选择​​需要​​有个名头。恰好当时社会崇尚道教,李家更奉老子为祖先。两位公主一方面是为名正言顺不婚,另一方面也对道家思想感兴趣,​​便​​选择了“入道”——相当于出家。

和今天催婚的爹妈不同,​​历经波折的​​唐睿宗​​几乎​​没犹豫就同意了,甚至还​​豪气加码​​:

“闺女你尽管出家,老爹给你们建道观!一人一座!咱在​​自家​​道观出家,​​自在​​!”

虽然后来因群臣反对​​劳民伤财​​,两座道观​​最终​​停建,但这出家的​​排场​​大家感受下~~

在唐代,公主或贵女出家为女道士很平常,​​类似一种风尚或“镀金”​​。有人​​真心慕道​​,有人为消灾祈福,也有人​​借此身份​​方便入宫。比如杨贵妃​​与寿王离婚后​​,就​​曾以​​女道士​​身份​​入宫,目的显然不是修道,而是和前公公/​​后来的​​丈夫​​在宫里“修​​你懂的​**​道”……

​​当然,​​ 不婚不等于没有感情生活,更不等于不能生娃。​​1996年​​,西安南郊出土了一块名为《唐故九华观​​静法师​​藏形记》的墓志铭。墓主人是蔡国公主的幼女,成年后嫁给了玉真公主的次子——鸿胪寺卿张倜(后守寡出家为道)。​​这说明玉真公主至少有两个儿子,否则“次子”之说从何而来?​​

但翻遍史书,​​偏偏​​找不到玉真公主的​​正式婚姻记录​​。作为皇帝的同母妹,​​这极不寻常​​。倒是一些野史提到,唐玄宗曾想​​把公主嫁给张果(即八仙中的张果老)​​,但​​被他以“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为由拒绝了​​。

​​次元壁破了有没有?​​

​​这更像是民间对“张”姓儿子和公主修道背景的附会。不过儿子姓张,至少暗示她可能有过一位姓张的伴侣。​​

​​那这跟李白和王维到底有啥关系?​​

别急,说来话长,等下期大妈再写……

0 阅读:8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