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北京城,街面上人来人往。北京大学有位教历史的教授,名叫史树青,学问很深,尤其对古物字画很有研究。 信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史树青:“捡”这辈子最大的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档案(编号1952-047)雅昌艺术网《史树青与成吉思汗画像的传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探寻最早的成吉思汗画像》 这一天,史教授像往常一样走在街上,看见路边有个女子摆了个小摊,卖些旧字画之类的东西。 那时候刚解放不久,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不少人会把家里祖传的老物件拿出来换点钱,贴补家用。 史教授平时就对这些老物件特别感兴趣,看到有卖字画的,就停下脚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 他随手从摊子上拿起一幅卷轴,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纸张泛黄,装裱也显得陈旧。 他慢慢地把卷轴展开,想瞧瞧里面画的是什么。可就在画卷完全打开的那一瞬间,史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眼睛紧紧盯着画面,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其惊人的东西。 旁边摆摊的女子看他神情突变,心里有点奇怪,不明白这位先生为何如此反应。 史教授盯着那幅画,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指着这幅画问那女子要多少钱。 女子报了个价,三块钱。在1952年,三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能买不少生活必需品。 史教授听完,二话没说,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递过去,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画卷好,拿在手里,匆匆离开了。 一幅旧画,为何让这位见多识广的大学教授如此失态?原因就在于,史教授凭借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鉴定经验,一眼就认出,这幅画极有可能是描绘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画像! 而且从纸张、颜料、笔法风格等多方面判断,这很可能是一件流传了几百年的真迹,而非后人的仿品。 成吉思汗是谁?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七百多年前,他名叫铁木真,出生在蒙古草原。 他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历经艰难,最终统一了草原上分散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 他带领的蒙古铁骑骁勇善战,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疆域之辽阔,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这样一位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他的画像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幅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真迹画像,更是极其稀有和珍贵的文物。它不仅仅是一张画,更像是一扇穿越时空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金戈铁马、风云激荡的时代风貌。 史树青教授心里非常清楚这幅画的分量。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社会各方面都处于恢复和重建阶段。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珍贵的文物、古籍、字画等文化遗产,可能因为人们不认识其价值,或者因为生活困难被迫变卖,散落在民间,甚至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 这幅成吉思汗的画像,能在历经数百年沧桑后,依然保存得相对完好,并且恰好被史树青这样一位懂行的专家在街头发现,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机缘,也是一种幸运。 史教授毫不犹豫地花三块钱买下这幅画,绝不是出于个人收藏或者想转手牟利的私心。他内心所想的,是作为一名历史学者和文物工作者的责任。 史树青教授看似偶然,实则是他多年潜心钻研、积累学识的自然结果,更是源于他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那份深沉的热爱与责任感。 他用三块钱,不仅买回了一幅画,更是为国家、为民族挽救了一件无价的历史瑰宝。 这或许就是文物保护工作最朴素也最崇高的意义:守护历史的记忆,让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1952年的北京城,街面上人来人往。北京大学有位教历史的教授,名叫史树青,学问很
史面的楚歌
2025-08-24 07:22:3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