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之前中方花23亿想新建驻英大使馆,却遭到英国无理刁难,直到现在仍未建成。如今,轮到英国重建驻华使馆,中方直接拒批。 据媒体2025年2月27日报道,2018年,中国花了2.55亿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在英国伦敦买下了一块地,位置就在有名的伦敦塔对面。 这块地原本是英国皇家造币厂的旧址,面积很大,约有6.5万平方米。中方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新的驻英使馆,把目前分散在伦敦各处的签证、教育、科技等办事部门都集中到一起。 并且,新使馆设计规模很大,除了办公区域,还包括225套住宅和一个文化交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交馆舍,也能更好地服务华人华侨和促进中英交流。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外交基建项目,对双方都有利。新使馆建设过程中会为当地创造20多个就业岗位,建成之后也会明显改善那片区域的环境。 按照国际惯例,东道国应该为外国使馆的建设提供便利。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项目,却在英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一些英国媒体和政客开始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说新使馆建成后会影响到旁边居民的隐私和安全,甚至还毫无根据地怀疑中国可能利用新使馆进行非外交活动。 这些说法明显是政治化的解读,根本没有实际依据。尽管中方多次解释,建筑设计方案已经考虑了周围的住宅隐私,也完全符合英国本地的规划法规,但这些声音还是不断出现。 到了2022年底,这个项目提交到地方议会进行表决,结果却被当地政府以安全风险为由拒绝了。 当时英国首相苏纳克刚刚公开表示,中英之间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还把中国称为系统性挑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使馆项目受阻,背后有很大的政治因素。 但中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依照英国的法规,重新优化了设计方案,并再次提交申请,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意。 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也表示,新馆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外交职责,英方有义务提供支持。但尽管这样,项目还是被一拖再拖。 可直到2023年8月,中方没有在最后期限前提出上诉,意味着这个项目被暂时搁置了。有分析认为,中方是不愿意陷入无休止的政治纠缠,所以选择了暂时搁置。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方在英国建新使馆屡屡受挫的同时,英国也在中国提出了重建其驻华使馆的申请。 因为之前英国驻华使馆位于北京朝阳区,是1959年建的老楼,现在已经很旧了,设施跟不上需要。 英方希望在原址上重建一个更现代化、更宽敞的新使馆,还包括空中花园和玻璃幕墙设计,听起来挺气派。 但这一次,情况反过来了。中方的审批进度非常缓慢,并没有轻易批准英方的申请。 相关部门还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意见,比如建筑高度可能影响周边采光、主入口位置需要调整等,建议英方修改方案。这些理由听起来很熟悉,和之前英方对中国项目的质疑方式很像。 中方并没有公开拒绝英方的申请,而是按照中国的规定一步一步审核,不慌不忙。这种处理方式,明显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外交是相互的,只有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合作才能顺利推进。 要知道,建设新使馆本身是正常的需求,对两国都有好处。中方在伦敦建新馆,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而英方在北京建新馆,也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但如果连这种基本的合作都推进不了,还谈什么更大的互信? 值得注意是,尽管使馆建设遇到波折,中英之间的经贸往来并没有完全停止。2023年,两国贸易额仍然接近千亿美元。 英国工商界也有很多声音希望政府稳定对华关系,不要因政治原因影响实际利益。工党新政府上台后,外交大臣拉米等人也表示支持中国在伦敦建新使馆,并希望访华推动对话,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总之,中英之间这场围绕使馆建设的风波,很好地体现了什么叫风水轮流转。之前中方花了23亿,想在美国建新使馆却受到种种阻挠,至今没有结果。 现在轮到英国想在中国建新使馆,同样也遇到了审核上的门槛。这说明,国家之间的交往,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真正推进合作。如果总是用双重标准对待别人,最终自己也会受到影响。 希望双方都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今后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更加务实和公平。只有这样,中英关系才能真正稳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资料: 中国在英国建大使馆,美国人先急了——观察者网2025-02-27 中国驻英使馆新址引关注,西方媒体借机又炒“中国威胁”——海外网2022-12-02 拟建的中国驻英新使馆将令英国受益——环球时报2025-08-20
“风水轮流转!”之前中方花23亿想新建驻英大使馆,却遭到英国无理刁难,直到现在仍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3 23:47: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