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买97架光辉战机?巴基斯坦更放心了”
“一般说,邻居添了新家伙,你得紧张。但这次,巴基斯坦为什么反而松了口气?”
大家好,咱今天聊个有意思的点:印度最近批准了一项大动作——买 97 架光辉战机 ,身价——约 74 亿美元。 乍一听,你肯定想:“这是印度自主研制的轻型战机,有了一批国产飞机,军力不就更强了吗?”但咱换个角度看——巴基斯坦,听到这个消息,应该是“更放心了”。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说 光辉战机。它的卖点是“国产”,符合印度制造战略,国产含量超过 65%。这是第 2 次批量采购,一批先前已经买了 83 架,这次再加 97 架,总数可达 180 架。是的,看似进步,但它仍属于轻型战机,飞行性能、载荷能力有限,更多是替换老旧鱼窝战机,这名字听着怪,其实它可是冷战时期的明星战机。1959 年服役,能飞两倍音速,设计简单、造价低廉,一共造了 1.1 万架,卖到了 50 多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产量最高的超音速战机。 可问题是——这玩意儿太老了!印度从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用,甚至还在自己国内造。几十年下来,摔掉四百多架,飞行员死伤惨重,被戏称为“飞行员的棺材”。 今天,印度空军依然靠它撑门面。这就是为什么,哪怕“光辉”性能一般,也得硬着头皮买。因为 鱼窝退役,必须有飞机顶上,不然整个空军机队就要塌方。 再看巴基斯坦手里现有的——J‑10CE搭载远程 PL‑15E 导弹,还有霹雳‑15等高端装备;配套的 ZDK‑003 空警系统预警机,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在 2025 年 5 月的印巴冲突中,巴空军的 J‑10CE 和 PL‑15 导弹击落了多架印度先进战机。 这么对比下来,一边是花大钱买“印度制造”,一边是系统完备、实战表现醒目。反差明显, 这就有意思了——巴基斯坦并没有紧张,反而放心。怎么说呢: “放心”意味着现有装备依然处于压倒性优势:印度这次买的是数量优势,但性能限制明显,再加上系统能力不强,根本没法撼动巴空军已有战略布局。
“放心”是一种冷幽默式的讽刺:你把预算花在一堆轻型机上,自夸“自主制造”,可巴方看你是“自家做的小车队”,可开,但真遇到硬碰硬,也就那样。反而巴方更底气十足。 你想啊,连“以量吓人”的套路都没成功,反而成了让人安心的信号。这心理落差,就像你邻居买了辆老式皮卡,你从窗边看,心里在想:“买个啥呀,肯定跑不快。”——这种“放心”感,就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