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战役打赢了三次,为什么第四次长沙战役惨败?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三次长沙战役,日

海边观潮客 2025-08-23 23:19:26

长沙战役打赢了三次,为什么第四次长沙战役惨败?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三次长沙战役,日军兵力基本都在 6 万 - 8 万人左右。薛岳的第 9 战区 40 万精锐主力还可以顶得住。而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为打通中国大陆的南北陆上通道,日军孤注一掷启动 “一号作战”。​ 日军这 “一号作战” 可不是小打小闹,为了拿下这条陆上通道,他们往长沙方向调集的兵力翻了倍还多。前三次最多 8 万,这次直接拉来了 10 多万兵力,而且配的重武器、弹药补给都是按 “决战” 的标准来的,明显是抱着不拿下不罢休的心思。​ 再看薛岳这边,表面上第 9 战区还是有那么些人马,但跟之前比早不是一回事了。前三次战役打下来,40 万精锐折损不少,补充上来的新兵占了大半,战斗力跟老兵差得远。更要紧的是,当时国民党军不少兵力被调去其他战场,第九战区想求点支援都难,手里的兵力看着不少,真要分摊到防线各处,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薛岳之前对付日军的 “天炉战法” 确实管用,前三次能赢,这战法立了大功。但这战法的关键是得有足够的兵力层层抵抗、诱敌深入,最后合围。可第四次日军兵力太密集,推进的时候也不冒进,步步为营,“天炉” 的各个环节根本拧不起来。薛岳可能也没料到日军这次会下这么大本钱,还按老思路来,等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很难调整了。​ 说到底,第四次惨败不是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日军是赌上了退路的强攻,兵力、准备都占了上风;而我方这边,兵力损耗没补上,支援又跟不上,老战术也被对方摸透了。几头凑到一起,原本能守住的长沙,最后就没能扛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1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