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8艘大船已抵达台岛对面,2天内或演练两栖登陆 近日,7艘中国的大型滚

叨客世界吖 2025-08-23 23:17:09

外媒:中国8艘大船已抵达台岛对面,2天内或演练两栖登陆

近日,7艘中国的大型滚装船突然南下,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8月21日,外媒根据船舶AIS信号系统绘制了这些船舶的最新位置图。图片显示,这些船只已经抵达了正对着台岛的福建沿海,聚集在泉州附近。   这些看似普通的海上“搬家公司”,每艘2.65万吨的体量可不是闹着玩的——渤海轮渡那艘亚洲最大的多用途滚装船,2700米的车道线能妥妥塞进80辆装甲车,再捎带上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7艘船加起来就是一个加强旅的兵力投送能力。   17节的航速意味着从泉州出发,不到24小时就能把这些“大玩具”送到对岸滩头,难怪外媒急着渲染“48小时登陆演练”的紧张气氛。   这些平时跑渤海湾客运的滚装船,骨子里还藏着军事潜力。强化甲板设计能轻松承载30吨级的主战坦克,内部坡道系统连电动车都能顺畅运送,更别说两栖突击车了。   8月21日那天,台防务部门的雷达屏幕估计比菜市场还热闹,22架次解放军军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5艘大型舰艇在周边游弋,17次“空中威胁警报”炸得台北101商圈交易量骤降18%,这哪里是单纯的船只集结,分明是立体协同的实战预演。   厦门、福州的民航公司临时调整航班让出空域,活脱脱现实版“军民两用”的教科书案例,这种默契程度可比某些国家的联合军演顺畅多了。   把时钟拨回1996年,那会儿解放军要搞一次大规模登陆演练,得凑齐五花八门的运输船,航速慢不说,卸载效率更是让人着急。   现在这些滚装船靠自带的跳板,车辆直接开上滩头,单船装卸速度比当年提升至少5倍。   台军那些号称“滩头杀手”的反登陆武器,面对这种“流水线式投送”恐怕得重新算算拦截账。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船平时拉游客、运货车,战时摇身一变就是登陆主力,这种“藏军于民”的操作,可比单纯的军用舰艇部署隐蔽多了。   当前的台海局势早给这场演练埋下伏笔。美国对台军售审批一延再延,F-16V战机交付日期从“马上就到”拖成“遥遥无期”,台军高层嘴上不说,心里怕是比谁都清楚靠山靠不住。   彭博社扒出的数字更扎心,华盛顿和台北的互动频率半年下降30%,这哪是疏远,简直是“战略性降温”。   对岸的股市比政客诚实,电子板块8月21日跌幅直奔2%,资本用脚投票的速度永远比表态快。   而解放军这波操作也把现代登陆战的精髓玩明白了。电子侦察机和无人侦察机先开路,把对岸的雷达站、导弹阵地摸得一清二楚,歼-16编队高速穿插撕开防空网,水面舰艇在外围警戒,最后才轮到这些滚装船从容不迫地展开卸载。   台防务部门那句“全时全域被锁定”的感慨,算是把这种体系化压制说得明明白白。   相比之下,某些国家还在纠结两栖攻击舰的甲板调度,咱们用民用船只就把分布式投送玩得风生水起。   那些质疑民用滚装船战斗力的声音,可以看看船身参数:8600吨的载重吨位,别说装甲车,连轻型坦克都能轻松承载;双桨双轴推进系统让它在复杂海况下也能稳稳停靠,这种稳定性在抢滩登陆时能救命。

局势紧张的连锁反应已经显现,台股电子板块跟着防务警报一起跳水,高雄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环比下降5%,连金门的水价都悄悄涨了两毛。   毕竟福建向金门供水占比超80%,真要是断了水源,岛上连洗澡都成问题。   美国那边嘴上喊着“挺台”,身体却很诚实,不仅军售拖拖拉拉,连彭博社都分析“不会为第三方冲突承担直接军事风险”,这种口是心非的态度,让民进党当局的“倚外谋独”剧本越来越难演下去。

0 阅读:0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