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明抢英特尔10%股份,一分没花白赚110亿,美媒:他要学中国,搞“美国特色资本主义” 当地时间22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称,美国政府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按当时市值算,这部分股权值110亿美元。 可没过多久,英特尔发布的公告却给出了另一个说法——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买了4.333亿股普通股,总投资约89亿美元。 一边说“零成本”,一边说“花了钱”,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让这场股权交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疑点。 要弄明白这两种说法的出入,得先扒一扒所谓“投资”的钱到底从哪来。 公告里提到的89亿美元,根本不是美国政府新拿出来的资金。 其中57亿美元,是拜登时期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批准、但一直没给英特尔的补贴; 剩下的32亿美元,来自政府一个叫“安全飞地计划”的项目,专门用来开发安全芯片。 换句话说,这些钱本就是英特尔按之前的政策或项目该拿到的,现在被特朗普政府拿来当成了“入股资金”。 这种用企业本应获得的补贴来充当政府“投资”的做法,哪里是什么合作,分明是变相的资源截留,说是“空手套白狼”一点也不为过。 更值得注意的是,算上英特尔之前已经拿到的22亿美元《芯片法案》补贴,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总投资”达到了111亿美元,可即便如此,政府还特意强调不会派代表进英特尔董事会,没有治理权,除少数情况外会跟着公司董事会投票——这更像一种刻意的掩饰,想弱化“政府干预企业”的印象,可本质上的控制权争夺已经藏不住了。 这场交易的谈判过程,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硬与双标。 据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透露,他上周和英特尔CEO陈立武谈的时候,一上来就说英特尔比英伟达落后太多,接着直接提出要10%的股份。 为了让陈立武同意,他还放了狠话:要是英特尔敢去中国台湾发展,就征收100%到500%的关税,谁要在美国卖产品就得交钱。 这种用关税威胁逼迫企业就范的方式,哪还有一点“自由市场”的影子? 更让人不齿的是,特朗普之前还以“和中国有关系”为由,要求陈立武辞职,可谈判结束后,他又改口夸陈立武是“成功人士”,甚至说陈立武一开始只是想保住工作,最后却给美国带来了100亿美元收益。 这种前后态度的转变,完全是看利益下菜碟,毫无原则可言。 而且据《纽约时报》报道,谈判期间美国政府还扣留了英特尔一笔联邦拨款,用资金卡住企业的脖子,逼着对方接受股权条件,这样的谈判哪里公平,分明是强权压制。 特朗普政府这么做,可不是单纯为了“帮美国半导体产业”,背后藏着好几层心思。 最直接的就是为了钱——美国国债压力大,节流没效果,靠全球加征关税赚的钱连国债利息的一半都不够,于是就盯上了英特尔这种大公司,想通过入股分一杯羹,帮着还国债。 其次是为了控制半导体产业,特朗普觉得拜登时期的《芯片法案》是“免费送钱”,不划算,所以非要让政府的投入换股权,这样既能避免企业拿了补贴就外迁,还能通过持股悄悄干预供应链,确保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更深层的,是想把英特尔变成“国家资本工具”,长远来看,是要构建从稀土这种原材料到芯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把关键环节都攥在自己手里,说白了就是想垄断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说到底,特朗普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权,看似是“为美国谋利益”,实则是用强权干预市场,用企业的资源填自己的财政窟窿,还想借此控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这种做法不仅让“自由市场”的口号成了笑话,还会给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最终受损的,恐怕不只是英特尔一家企业。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台积电首席科学家黄嘉兴:如果你(张忠谋)仍然幻想美国有希望阻止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
【27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