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见过这样的怪事吗?打着扶贫旗号的干部,愣是把村民的小餐馆吃黄了!这荒唐事就发生

马俊哲律师 2025-08-23 15:28:06

您见过这样的怪事吗?打着扶贫旗号的干部,愣是把村民的小餐馆吃黄了!这荒唐事就发生在河南商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

苏女士父母开的这家餐馆,是村里少有的能接待客人的地方。老两口起早贪黑,靠着卖些家常菜维持生计,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百八十块。五年前,县粮食局的干部下乡扶贫,看中了这家餐馆的便利,从此成了常客。起初还好,偶尔签单说月底一起结,可渐渐地,签单变成了常态,结账的承诺却像空气一样消失了。

一张张白条写满了菜名和金额,从几十块的便饭到几百块的聚餐,累积起来竟有 68 张。苏女士的父亲每次去粮食局要钱,不是被保安拦在门口,就是被办事人员以 “领导不在”“财务没钱” 打发回来。有一次赶上局长在办公室,老人刚说明来意,就被一句 “单位经费紧张,再等等” 怼了回来。这一等就是五年,两万八千元的欠款像座大山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

去年冬天,苏女士的母亲因为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每天的医药费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餐馆里的食材越囤越少,来吃饭的村民见老板总唉声叹气,也渐渐少了光顾。开春后,那扇挂了十年的 “家常菜馆” 木牌,终于摘了下来。直到苏女士把 68 张皱巴巴的白条拍成视频发到网上,# 扶贫干部打白条吃垮餐馆 #的话题冲上热搜,那些曾经签字的干部才连夜凑钱,把这笔欠了五年的账结了。 ​ 可事情真的能就这么算了吗?从法律上来说,这绝非简单的欠款纠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定义,拖欠群众钱款属于违纪;《民法典》更是直接赋予债权人追讨欠款的权利,单位债务不能以 “换领导” 为由赖账。这些干部明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禁打白条,却把群众的血汗钱当成可以随意拖欠的数字,这背后暴露的,是对权力的滥用,更是对群众的漠视。​

两万八千元,对机关单位或许只是笔小数目,但对靠手艺吃饭的农村老人来说,可能是大半年的收入,是给老伴抓药的救命钱。当扶贫的初心变成了占小利的私心,伤害的何止是一家餐馆的生计?希望这场迟来的还款,能成为彻查的开始 —— 那些签字的干部该承担什么责任?五年间的账目审批到底卡在哪里?唯有把这些问号拉直,才能让老百姓相信,法律不会纵容任何以权欺民的行为,公平正义永远站在劳动者这边。

0 阅读:0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