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从长津湖战场上活下来的老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就是在村里务农,没有提任何

海边观潮客 2025-08-23 12:27:14

村里有个从长津湖战场上活下来的老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就是在村里务农,没有提任何要求,直到今年,90 岁了,干不动了,镇上来人看他,问他有什么需要,他说的话,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难以理解。​ 来人是镇上民政办的,带了米、面、油,还有一本红色的荣誉证书。老人坐在炕沿上,背驼得像张弓,手背上的老年斑深得像墨点,可眼睛亮得很,直勾勾盯着来人。​ 民政办的小李把东西搁在炕边的矮桌上,又把荣誉证书递过去,声音放得柔:“大爷,您为国家出过力,有啥难处尽管说,镇上指定帮您办。”​ 老人没接证书,枯瘦的手在膝盖上摩挲半天,喉咙里咕噜几声,才哑着嗓子开口:“能不能…… 给我弄袋好点的麦种?”​ 小李愣了,旁边跟着的村干部也张了张嘴。满以为老人会要些养老的钱,或是要套暖和的棉衣,怎么也想不到是要麦种。小李劝:“大爷,您都这岁数了,还种啥地?缺啥吃的穿的,我们直接给您送。”​ 老人忽然直了直腰,眼睛里泛起红:“地不能荒。我那些弟兄,当年趴在雪地里,冻得硬邦邦的,死前还念叨着开春了要回家种地。我活着,就得替他们把地种好。”​ 这话一出,屋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老人指了指窗外那片坡地,那是他种了一辈子的地,如今埂上的草都快比麦苗高了。“去年的麦种不行,穗小。我干不动了,可看着地荒着,心里像有虫子啃。”​ 小李鼻子一酸。这些年镇上总想着给老兵们物质照顾,却没琢磨过他们心里的念想。老人要的哪是麦种,是想守住和弟兄们的约定,是怕对不起那些没回来的人。​ 后来小李不光送了最好的麦种,还发动镇上的志愿者帮老人把地翻了。撒种那天,老人拄着拐站在地埂上,看着种子落进土里,嘴角颤巍巍地笑了。​ 旁人或许觉得这老人古怪,可谁又懂,有些念想比物质更金贵。他们那代人,把家国和承诺揣在心里,哪怕老得走不动,也舍不得放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 阅读:3647

评论列表

云中漫步

云中漫步

56
2025-08-23 12:37

永不忘本,致敬老英雄!

用户12xxx71

用户12xxx71

14
2025-08-23 19:49

念想、信念

用户16xxx46

用户16xxx46

12
2025-08-23 20:47

致敬老英雄

用户16xxx62

用户16xxx62

8
2025-08-23 21:05

向中华民族英雄致敬

虎彪

虎彪

8
2025-08-23 20:40

向老英雄致敬!

空幻重楼

空幻重楼

2
2025-08-23 22:19

感动。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