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场合,丝毫不给面子的羞辱:特朗普在闭门会谈期间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赶了出

世界今若在 2025-08-23 10:27:06

不分场合,丝毫不给面子的羞辱:特朗普在闭门会谈期间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赶了出去!   2025年8月18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门一开一关之间,一场“外交事故”悄然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场原本安排好的多边闭门会谈中,突然中断会议,独自离席长达40分钟。理由?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   这一举动直接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晾在一边,最终两人愤然离场,拒绝继续出席后续议程,甚至连白宫准备好的午餐也不赏脸。   这不是简单的个人小脾气,而是一场外交层面的“公开羞辱”。不仅让美欧关系再次陷入尴尬,还将跨大西洋联盟的裂痕暴露在聚光灯下。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当日的会谈原本分为两部分:先是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双边谈话。   紧接着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等国领导人以及欧盟与北约代表加入,共同商讨乌克兰局势。   但就在欧洲代表刚刚落座不久,特朗普突然宣布“需要处理一通紧急电话”,便消失在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后,留下满屋人面面相觑。   根据克里姆林宫事后确认,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不仅持续了整整40分钟,还讨论了升级俄乌谈判机制、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直接会晤等关键议题。   这意味着,特朗普跳过了欧盟,直接与俄乌两方谈判,把欧洲的角色边缘化到几乎可以忽略。   大部分欧洲领导人选择等待,芬兰总统甚至称这是“事先安排好的环节”,试图用外交辞令给美方找台阶。但冯德莱恩和吕特的反应显得更为直接。   两人当场起身离开,不仅拒绝回到会议室,还明确表示不会参加白宫安排的午餐。冯德莱恩甚至通过发言人放话:“欧盟不是被晾着不理的对象。”   特朗普回到会场后,一如既往地神态轻松,耸耸肩便继续主持会议,仿佛刚才的“放鸽子”只是一次例行公事。   他没有为此道歉,也没有解释更多细节,只是强调:“美国正在推动真正的解决方案。”   这场风波其实并非突发,而是美欧近期关系紧张的又一具体体现。早在7月底,欧盟刚刚在冯德莱恩的主导下,与美国签署了一份引发巨大争议的贸易协议。   协议内容几乎是单方面让利:欧盟不仅要为美国产品降低15%的关税,还承诺6000亿美元投资项目和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   协议在欧洲内部被批为“投降书”,冯德莱恩因此面临空前压力。这位拥有德美双重国籍的欧盟主席。   过去因家人长期定居美国、被曝曾接受美方帮助摆平腐败调查而广受质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甚至公开讽刺,“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成早餐吃了”。   此次白宫事件,显然让冯德莱恩难以再忍。她的离场既是对特朗普处事方式的抗议,也是对欧盟尊严的一次捍卫。   她的动作也被解读为一种谈判策略,希望借此表达欧盟立场,争取未来更多话语权。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特朗普坚持“边打边谈”,主张通过强压迫使俄乌尽快达成协议。   而欧洲多数国家则倾向于“先停火再谈判”,避免局势进一步失控。此外,特朗普还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再无底线援助乌克兰,要求欧洲承担起主要成本。   根据《金融时报》援引欧盟外交官消息,乌克兰方面已提出由欧洲资助1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制武器,并追加500亿美元无人机合同。   这意味着,美国手握军工订单,欧洲却成了埋单的那一方。令人焦虑的是,美国还在考虑削减对欧洲的军事支持。   特朗普近日对媒体表示,若欧洲不能分担北约成本,他将考虑“重新评估驻军部署”。   这让一直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伞的欧洲陷入战略焦虑,也促使法德两国重新启动“和平携手”机制,试图建立欧洲防务自主框架。   冯德莱恩的离场,既是一种外交姿态,也是一种战略信号。她希望传递出欧盟在面对美国时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有能力、有意愿争取属于自己的地位。   欧盟随后在8月20日宣布,将在9月对俄罗斯实施第十九轮制裁,并加快与乌克兰的能源合作谈判,以展示自身独立外交能力。   不过,欧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在对美态度上,德国和意大利因本国汽车工业和能源合同较为满意,倾向维持现状。   而法国和匈牙利则强烈批评冯德莱恩“太亲美”。对俄罗斯的立场也存在分歧,东欧国家更为强硬,而西欧则担心经济遭受打击。   这场“白宫羞辱”的背后,是一场更大的博弈。特朗普通过晾晒欧洲领导人,强化了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也传递出“我说了算”的外交风格。   而欧洲,在安全依赖、经济压力与政治信任三重困境中,正被迫加快战略转型。

0 阅读:125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