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白卷书生”张铁生出狱后娶了妻,42岁的他如何养家 张铁生小时候家境一般,青少年时就下乡插队,当过生产队长,那时候农村生活苦,但也练就了他一身本事。1973年夏天,高考招生开始,他参加考试,物理化学卷子基本没答,只在背面写了封信,说题目太难,不适合像他这样的农村青年。没想到这信上报后,他一下子出名了,被当成典型,进了铁岭农学院学畜牧专业,还当选过人大代表。那几年他风光过一阵子,在学校里认识了不少同学,包括后来的妻子董礼平。她是沈阳人,在农学院教书,两人当时就互相有点印象。 不过好景不长,1976年形势变了,他被抓起来判了十五年徒刑。在凌源监狱里关了那么久,他学了兽医技术,还帮着给狱里的猪羊看病,手艺练得不错。时间一晃就到1991年10月16日,他提前出狱了,那年他四十二岁。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大,改革开放已经搞了好几年,市场经济开始热闹起来,农村也变样了,家家户户有电器,物价飞涨。他回家后,第一眼看到家里新盖的瓦房,里面彩电、煤气罐啥的都有,花了两万多块钱买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出狱头几个月,他适应得挺慢。没工作,没存款,四十多岁了,还得从头来过。亲戚朋友帮着张罗相亲,好几场都没成,姑娘们听说他刚从牢里出来,又没稳定收入,就犹豫了。他自己也泄气过一阵子,说就这么过吧。话说回来,转机来得挺突然的。董礼平是他的大学同学,出狱后她主动写信问候,两人通信来往,聊过去的事,也说说现在的生活。她在北京高校教书,其实沈阳农业大学,笔迹工整,信里透着关心。张铁生收到信,觉得有人懂他。来回几封信后,年底他们就把婚事定了。婚礼在兴城县天鹅饭店办的,简单得很,下着小雪,乡亲们都来祝福。董礼平那年也四十一岁,一直没嫁,就等着他。两人结婚后,生了个女儿,家庭总算稳当了。 结婚是结了,可养家糊口成了大问题。董礼平工资两百多块,够基本开销,但张铁生自尊强,不想靠老婆。他先想干老本行,兽医。他在狱里学的那手艺,打算开个小诊所,买显微镜、听筒啥的,就能起步。结果兄长不同意,说现在乡下都找畜牧站,人情世故复杂,他又不懂生意经。没法子,他又去锦西市政府求职,自报家门想进集体企业。接待的人一看他的释放证明,说劳释人员不能进编制,就把他挡回来了。家里人劝他,改革开放了,铁饭碗也不铁了,得变通。 其实外地有不少机会找上门。深圳一家饮料厂开价月薪两千,郑州饲料公司想让他当副总,在九十年代初,这工资算天文数字了。可他没去,念叨着组织分配才稳当。董礼平看他纠结,笑着说脑子里的旧黄历该翻篇了。碰壁几个月,他终于想通了,市场经济来了,得自己闯。他用结婚礼金租了镇上十五平米的门面,开家电维修铺。为什么选这个?村里彩电、录音机普及了,会修的人少,他年轻时就爱捣鼓电器。第一天就有活儿,邻居黑白电视坏了,他修好收十五块,还教人家用稳压器。一个月下来,挣三百多,比董礼平工资高。 不过这只是开头。张铁生没止步于小修小补,董礼平帮了大忙。她介绍自己的学生金卫东,那家伙是饲料销售经理,来家里拜访,带了礼品,三人聊了半天。张铁生就进了金卫东的外资饲料公司,当销售员。骑自行车跑农户,背着样品推销,第一月收入三百多。1992年女儿出生,他责任更大,加倍干活。三年后,1995年,他和金卫东加上其他五人合伙办了禾丰牧业集团,主营动物饲料。从小厂起步,他管销售,跑市场,签合同,卸货堆仓库啥的都干。公司慢慢做大,扩展到全国。 禾丰集团发展得快,1993年镇上流行VCD,他去沈阳批发二十台,边卖边修,那年纯利近万,够在县城首付房子。两年时间,他从劳释人员变成本地致富典型。村民拉他讲经验,他上台只说提升自己价值,别老想着过去那点事,没摆什么特殊身份。有人劝他借名气演讲、出书,他摇头,说靠双手踏实。铺子招牌从来不写真名,就叫张师傅维修。进入新世纪,家电维修不那么吃香了,他转行跟朋友开网吧,宽带一通,他兴奋得像小孩,虽然不懂互联网,但知道新东西有机会。禾丰那边,他成了股东,持股6.8%,公司上市后,身价上亿。 2005年,他还清房贷,女儿上学顺当。公司越做越大,他低调生活,不张扬。回顾那段日子,四十二岁出狱,娶妻生子,养家从零起步,关键是放下旧观念,抓住市场机会。生活没现成路,得自己走。邻里偶尔问他当初白卷的事,他一笑,说卷子交了,人生还得继续答。话说回来,张铁生这辈子,起起落落,但出狱后靠实干翻身,挺接地气的。没靠什么捷径,就一步步来,从小生意到大企业,养家不说,还成了亿万富翁。董礼平支持他不少,两人一起过日子,平平淡淡却稳稳的。禾丰现在是行业大佬,他退休了也享福。时代变迁快,得适应,不然就落后了。
曾经我一个我并不认识但是我爸认识的亲戚让我爸把房本借给他担保,刚好那阵子换证(房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