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中国和印度宣布了!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印度,举行了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但这次会晤可不简单,双方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其中就包括尽早恢复中国内地和印度的直航航班,同时修订两国民航运输协定。 就拿停航这几年的损失来说吧,2019 年中印直航每周有 84 个航班,光中国游客去印度看泰姬陵的就有 120 万,给印度酒店业贡献了 15% 的收入。 停航后印度旅游部算了笔账,2023 年光中国游客这块就少赚了 38 亿美元,相当于阿格拉全城泰姬陵门票收入的 10 倍。 可这么一来,华为在班加罗尔的工程师回趟国得绕大半个地球,机票成本涨了 4 倍不说,光签证办理时间就从 3 天拖到 15 天,这种效率搁商战里,跟拿算盘跟计算器比速度似的。 印度这边急着恢复直航,家里的经济账本烧得正旺。2024 年二季度印度 GDP 增速跌到 5.2%,电子厂里堆积的中国零件能堆到孟买港灯塔。 毕竟印度 78% 的手机零件靠中国供应,停航导致物流成本涨了 22%,小米在印度的工厂因为缺零件停了三次工,工人们在厂区门口晒太阳的照片都上了《印度斯坦时报》头版。 不仅如此,印度 65% 的原料药都要从中国进口,停航后德里的药店里,感冒药价格涨得比恒河水位还快,老百姓排队买药能排出三里地,这种情况下,恢复直航就像给快渴死的人递水。 中方同意谈直航,也藏着对印度的 “敲打”。2023 年中国在中印边境修了条新的公路,物资运输效率提高 40%,而印度还在靠骡子往边境运物资,这种基建差距让印度在谈判时底气不足。 王毅外长访印前,中国刚宣布对印度光伏组件加征反倾销税,印度太阳能公司立马慌了神 —— 他们 70% 的硅片从中国进口,停航加上关税,等于断了两条腿。 这时候恢复直航,明面上是便民,实则是告诉印度:“想好好做生意,先把边境的事捋顺了。” 而修订民航协定里的门道更深。原来的协定是 2008 年签的,规定中印各有 19 个航点,现在修订后中国新增了成都、西安等 5 个西部城市。 可印度则把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加了进去,这手 “西部对西部” 的布局,跟中国 “一带一路” 的西线规划正好对上。 更有意思的是货运条款,新增了 “冷链运输” 专项,以后印度的芒果、中国的疫苗都能通过直航冷链专机运输,2023 年印度芒果因为运输问题烂掉 12%,这下能多卖 3 亿美元,相当于给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果农每人多发了两个月工资。 历史数据最能说明直航的重要性。2014 年莫迪访华时,中印直航带动双边贸易额从 700 亿涨到 1300 亿,这次恢复直航,商务部预估 2025 年贸易额能破 1500 亿。 印度的铁矿石出口商早就摩拳擦掌了 ——2023 年因为物流问题,印度卖给中国的铁矿石每吨运费比澳大利亚高 8 美元,恢复直航后运费能降 35%,到时候青岛港的印度铁矿石堆场怕是得扩建。 印度国内对直航的反应挺分裂。反对党国大党说 “莫迪政府拿边境换经济”,但孟买的股市先涨为敬 —— 靛蓝航空股价当天涨了 7%,塔塔集团的酒店板块市值涨了 12 亿卢比。 说到底,王毅外长这次谈的可不只是航班,更是给双方关系装了个 “减震器”—— 边境的事归边境,生意的事归生意,别老混为一谈。
印度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懵了!建国这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方集团面目如此狰
【133评论】【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