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窒息身亡父母起诉车企被驳# 5岁女儿无意间的一个动作,竟让2岁弟弟命丧车内!痛失爱子的父母转头就把车企告上法庭,索赔200万——这究竟是合理维权,还是推卸责任? 事情发生在 2023 年 5 月 1 日,宗某驾驶一辆商务车,带着妻子吴某以及一双儿女外出。当车辆行驶到路口等红绿灯时,吴某发现女儿将座位调得很低,转身查看,竟发现儿子的头被座椅压住了。此时,儿子已经丧失意识,全身青紫。他们赶忙将孩子送往医院,但最终无力回天,孩子因缺氧缺血性脑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夫妻二人认为车辆的座椅调节存在设计缺陷,且车企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于是将车企告上法庭,要求车企公开道歉并赔偿 200 万元。然而,法院经过审理,最终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根据主审法官的说法,家长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多重监护失职。首先,他们没有给 2 岁的幼儿使用安全座椅。要知道,在《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未满 4 周岁的儿童乘车必须使用安全座椅,这是保障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次,他们放任幼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离监护,甚至让 5 岁的儿童自行操作座椅,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关注孩子的动向。这种监管的缺失,无疑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且,车辆的《用户手册》中已经明确提示,车内必须安装儿童保护装置。作为两个幼童的家长,难道不应该清楚孩子乘车时要坐在儿童座椅内这个基本的安全准则吗? 从法律角度来看,产品责任并不能成为监护失职的挡箭牌。车企在车辆的设计和警示方面已经尽到了相应的义务,而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才是这场悲剧的根源。虽然我们能够理解这对夫妻痛失爱子的心情,但是在面对这样的悲剧时,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监护往往被当作 “家事”,因为家长也是受害者,所以因父母疏忽大意造成孩子死亡的,很少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执行的人性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忽视自己的监护责任。 当我们在怪车企、怪社会时,先问问自己:安全座椅装了吗?孩子坐好了吗?孩子的命,从来不是选择题!
#男童窒息身亡父母起诉车企被驳# 5岁女儿无意间的一个动作,竟让2岁弟弟命丧
马俊哲律师
2025-08-22 16:04:5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