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说,对岸称“中国台湾省”,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如此“并吞”台湾“主权”,是

古凌国际 2025-08-22 13:55:44

赖清德说,对岸称“中国台湾省”,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如此“并吞”台湾“主权”,是“境外敌对势力”,在台海两岸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一位台湾地区领导人突然抛出惊人言论。 2025年3月,赖清德首次将大陆定调为“境外敌对势力”,起因是对岸多次使用“中国台湾省”的称呼,并强调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被他视为“侵犯”台湾“主权”的举动。 他指出,这种表述通过外交和媒体渠道传播,属于认知作战的一部分。会议中,他列举了多项威胁,包括军事动作、外交打压、经济胁迫、选举干预和网络攻击。 2024年,共谍案起诉人数大幅增加,显示渗透问题严重。他提出17项对策,如恢复“军事审判制度”、加强情报交流和提升全民“防卫”能力。 针对艺人转发支持“一中”帖文的事件,他指示强化演艺界管理,查处相关行为。这番定调基于反渗透法,旨在凝聚岛内共识,反对任何改变现状的企图。 他重申,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决定,强调“中华民国”台湾的现有地位。联合 国长期使用“中国台湾省”作为正式称谓,193个会员国中182个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 美国坚持“一中政策”,不承认台湾政府地位。台湾的12个“邦交国”,如梵蒂冈,也只视中华民国代表中国,未认可台湾“独立”。 2023年,梵蒂冈的教宗葬礼上,台湾代表按“China”排序座位。这些国际认知与赖清德的立场存在明显差异,凸显他的言论在全球语境下的孤立性。 赖清德的言论一出,立即引发对岸强烈反弹。国台办回应称这是扭曲是非、玩火必自焚。次日,中国大陆进行军舰实弹射击演习,台湾监测到多架军机越过海峡中线。 岛内舆论“分裂”,一些学者联署声明,指责此举破坏民主法治,加剧紧张局势。 赖清德的言论反映了台海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强硬表态凝聚岛内支持,回应选民对安全的关切;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主流认知并未随之改变,导致台湾外交空间更显狭窄。 联合国和多数国家的立场,基于历史决议,如1971年的2758号决议,确认一个中国框架。美国虽提供军售,但“一中政策”未变。 台湾“邦交国”数量持续减少,且认知基础是中华民国代表中国。这让赖清德的“境外敌对势力”定调显得突兀,像是对内喊话多过对外策略。 岛内经济高度依赖两岸贸易,2024年对大陆出口占比超四成,任何紧张升级都可能冲击民生。企业界担忧供应链中断,民众则在意物价上涨。 赖清德上台后,推动半导体等产业升级,但地缘风险始终是隐忧。一些分析认为,这源于党内压力和美方影响,但也暴露台湾在国际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0 阅读:381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