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男人娶了七个老婆,第七个老婆是最受宠的一个,帮他生了七个儿子。 那七个儿子自小在父亲和七娘的偏爱里长大,渐渐养出些骄纵性子。尤其是长子,仗着父亲一句“长兄如父,将来这家业都是你们兄弟的”,对前六个姨娘所生的姐妹动辄呵斥,连家中老仆也不放在眼里。 一日,长子因一点吃食与三姨娘的女儿争执,竟抬手推得小姑娘摔破了头。大姨娘忍无可忍,跪在男人面前哭诉:“老爷,《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们再这么纵着,将来怕是要惹大祸啊!”男人本想护着儿子,却被七娘拉住了衣袖。 七娘把七个儿子叫到跟前,指着院角那棵歪脖子树说:“你们看这树,只往一边长,风一吹就摇摇晃晃。古人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做人若不懂得谦和,就像这树,长不高,也站不稳。”她又转向男人,轻声道:“老爷常说‘家和万事兴’,可偏疼不是疼,是害啊。” 男人沉默半响,终是罚七个儿子去祠堂抄《论语》,又亲自向三姨娘赔了不是。后来,七娘每日教儿子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让他们跟着姐妹们学织布、算账目。多年后,这七个儿子非但没成纨绔,反倒个个谦逊有礼,将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乡邻都说,这家里最金贵的,不是七个儿子,而是七娘心里那杆“育人先育德”的秤。 那座宅院后来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人们说起时,总不忘提七娘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话:“《荀子》有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啊,家族的兴旺从不在人丁多少,也不在偏宠厚薄,而在是否有一颗修德之心,能将“仁、义、礼、智”的种子播进每个后辈心里。 男人临终前,望着满堂孝顺和睦的儿女,终于彻底明白:所谓福气,从不是攥着偏爱不肯放,而是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让每个家人都能在公正与温暖里生长,这才是能传之久远的家道。
古代,有个男人娶了七个老婆,第七个老婆是最受宠的一个,帮他生了七个儿子。 那七个
岁月解密师
2025-08-22 12:54:53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