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中国和欧洲发展大航海的取向问题】 十五世纪前期,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探索到了西亚、东非的航路。十五世纪中后期,葡萄牙亨利王子率先在大西洋沿西非大陆向远方探索。十五纪末,哥伦布和达伽马,一个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个绕过了南非好望角,发现了到达印度新航线的秘密。哥伦布远航 郑和航海技术 世界由此从大陆走向海洋,由区域史走向全球史,所以十五世纪对东西方来说,都是伟大的航海时代。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再无郑和。而哥伦布、达伽马之后,却活跃出大大小小无数个不同国度的哥伦布、达伽马。对于这个问题,梁启超、李约瑟都提到过,原因何在?莫衷一是。 实际上中国也是有机会的,至少宋元时代就为中国走向远洋打下了基础。当然从自然条件来说,中国人走向海洋确实没有欧洲人的条件好。欧洲的自然和行政区域,更像是被地中海、大西洋、波罗的海包围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孤岛和半岛国家,他们的陆地条件不好,出门就坐船成为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正好相反,陆地上发展农业的条件很好,海洋条件却是到长江口以南,才适合坐船出海。 还有欧洲的安全问题是四面受敌。各国既要防陆地,又要防海洋,而中国主要是防西北、东北的游牧民族,海洋上的敌人只有倭寇。但倭寇从来没有颠覆过中原王朝,中原王朝被颠覆,好几次都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我们的国力始终是放置在北方的长城一线,而不是建海上长城。这样就没有发展海军的动力了。
欧洲各国都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