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王勃公元675年,王勃在前往交趾省亲归来途中遭遇台风,不慎溺水,惊悸而亡。看

地主老骆 2025-08-21 14:06:09

探秘王勃

公元675年,王勃在前往交趾省亲归来途中遭遇台风,不慎溺水,惊悸而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曾经一文落九天的《檄英王鸡》,天下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天下第一铭文的《六榕寺塔碑》,洋洋洒洒3200余字,原文不懂,译文亦不懂。

年仅26岁,从此大唐失去一位诗文天才,才有了后来李白杜甫的中唐之盛。我们打个比方,王勃若能活到60岁,唐朝的诗坛可能更加灿烂辉煌的另一番景象。

王勃10岁熟读《易经》,12岁学习《黄帝内经》,16岁为朝散郎,伴读沛王李贤,因戏作《檄英王鸡》触龙鳞被赶出王府。20岁写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元674年任虢州参军,私藏曹达,借刀杀人,再遭磨难,牵连父亲贬至交趾。公元675年看望父亲的途中,路过南昌,一气呵成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然而,这场盛宴过后不久,王勃继续踏上前往交趾的旅程。在看望完父亲渡海归来时,他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初唐四杰中,王勃的命最短,但是他的诗文估计是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我们很难记得其余几人的诗文,最多就是知道骆宾王的《咏鹅》,可是这又如何和《滕王阁序》相提并论呢?

从人生轨迹来看,《滕王阁序》之后王勃很快遭遇厄运离世,仿佛之前在滕王阁上的极致辉煌透支了他一生的运气。《六榕寺塔碑》空虚缥缈耗尽了王勃一生的阳气。

曾言: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今回向菩提,一心归命圆寂。似乎王勃对自己的命运早有预感。很难想象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包罗万象的人,不看天气,不知出门观天色,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中自有注定的。就像有人说的,王勃乃文曲星下凡,他的诗文惊天地泣鬼神,上苍不忍他在人间渡劫受磨难,便把他重新召回天庭加以重用。真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也是未曾可知的事啊!

0 阅读:40
地主老骆

地主老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