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国外高薪,选择回国帮国家攻克计算机芯片的难题,谁料却被踢出局!现在年过八十的他,依旧奋斗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却连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这位老爷子,可是中国计算机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叫倪光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84年他放弃加拿大4.3万加元的月薪,那可是国内工资的70倍啊,揣着八万美元自费买的设备回国,一头扎进中科院计算所。当时联想刚成立,一帮人还在为卖电脑还是搞研发吵得头破血流,倪光南带着汉卡技术强势加入,直接让联想从“倒爷”变成科技公司。短短几年,联想汉卡卖了16万套,赚了上亿元利润,妥妥的“技术财神爷”。 可谁能想到,这位“财神爷”后来会被扫地出门?90年代初,倪光南盯上了芯片和操作系统,想把联想往“技工贸”路上带。他到处拉投资,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一心要搞“中国芯”。结果柳传志带着管理层选了“贸工技”,先卖电脑赚快钱再说。 两边从会议室吵到上级部门,倪光南甚至给朱镕基写信告状,最后中科院调查组说“没证据证明柳传志有经济问题”。1999年9月,联想董事会甩给他500万“分手费”,直接把这位工程院院士踢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 按理说被这么折腾,老爷子该消停了吧?人家偏不。2001年,他盯上了加拿大华人李德磊的方舟科技,拉来2000万投资,帮着搞出了 0.25微米的“方舟 1 号”芯片。这芯片性能对标国际水平,还被用在政府办公电脑上,直接把微软踢出局。可李德磊转头就玩起了房地产,在中关村盖起“方舟大厦”,芯片研发却断了粮。倪光南气得直跺脚,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项目黄掉。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位为中国芯片操碎心的院士,如今80多岁还住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中科院分给他的房子楼层高,他爬不动就租出去,自己在五道口租了个一层三居,每天就靠小时工做一顿饭,剩下两顿热剩饭。 可就这条件,他还天天骑着共享单车在中关村转悠,逢人就聊芯片、操作系统。2013年他发起成立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想整合产业链搞自主系统,结果响应者寥寥。去年鸿蒙系统进军桌面领域,老爷子激动得像个孩子,逢会就说“国产系统有希望了”。 有人说他是“唐吉诃德”,也有人笑他“不懂变通”。可看看华为海思、小米松果这些后来者,哪个不是踩着他当年的脚印走过来的?当年方舟科技的研发副总监刘强,离开后创办君正,给小米手表、360摄像头提供芯片;华为麒麟芯片的技术路线,和倪光南当年设想的如出一辙。 这老爷子就像个固执的“扫地僧”,在芯片江湖里独行三十年,虽然没等来自己的“武林盟主”地位,却给后来者留下了一条血路。如今他还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当顾问,天天盯着生产线,非要把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再提几个点。你说他图啥?可能就图个“中国芯”不再被人卡脖子的念想吧。
美国芯片彻底凉了?外媒传来消息,美国请求中方在马来西亚会面。美国一直以来在芯片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