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执着高铁而非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从现在的趋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8-21 10:42:41

中国为啥执着高铁而非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中国已经赢麻了! 有人说中国一门心思搞高铁,放着廉价航空不重点推,是在赌未来用电能便宜到近乎不要钱。这话听着有点意思,但其实没戳中要害。 中国发展高铁哪儿是瞎赌啊,从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地形,到十几亿人的出行需求,再到产业链安全和未来能源趋势,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中国的地形有多复杂?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这些地方要是全靠飞机,那成本得高到天上去。就说川藏铁路,从四川到西藏,桥隧比高达 81%,雅安到林芝段更是达到 90%,几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高铁能在这样的地形里穿梭,而飞机呢?在高海拔地区建机场,光跑道就得花天价,更别说维护和运营了。而且飞机受天气影响大,一刮风下雨就得停飞,高铁可就稳当多了。 中国有 14 亿人,中长途出行需求大得惊人。2025 年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达 5.14 亿人次,同比增长 6.1%,创历史新高。高铁在春运期间承担了大部分运输量,而航空的旅客发送量仅为 9020 万人次,连高铁的零头都不到。 高铁的班次密集,像京沪高铁每天有几百趟车,随到随走,而飞机的航班次数有限,还得提前好几个小时到机场。 中国高铁的国产化率从最初的 21% 提升到了 98.6%,CR450 动车组实现了关键部件 100% 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就拿京沪高铁来说,2024 年净利润达 127.68 亿元,赚得盆满钵满。 而航空业呢?国内的航空公司大部分飞机都是波音和空客的,一旦国际形势有变,供应链就可能被卡脖子。C919 虽然投入运营了,但市场份额还很小,短期内根本无法和高铁竞争。 未来能源趋势更是中国的一盘大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和产能全球领先,光伏和风电的成本大幅下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4 年的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比化石燃料低 41%,陆上风电低 53%。 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被称为 “电力高铁”,能把西部的水电、北部的风电、光伏电高效地输送到东部沿海,损耗极低。像雄安站和玉林北站,屋顶都装了太阳能板,实现了 “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每年能节省大量电费。 有人可能会说,高铁的初始投资太高了。但你想想,高铁的运营成本低啊。电力成本下降后,高铁的每公里运营成本比飞机低得多。 而且高铁的使用寿命长,一条高铁线路能用几十年,平摊下来成本就更低了。反观飞机,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 30% 以上,国际油价一波动,机票价格就跟着涨,而高铁的票价相对稳定,受能源价格影响小。 高铁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也远低于飞机。数据显示,高铁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仅为飞机的 1/38。中国要实现 “双碳” 目标,高铁这种绿色出行方式肯定是重点发展对象。而飞机减排难度大,就算未来用上生物燃料,成本也降不下来。 有人可能会问,那廉价航空呢?中国为啥不重点推?其实,廉价航空在国外确实很流行,但在中国,高铁的性价比更高。高铁的票价和廉价航空差不多,但更准时、更舒适,还能直达市区。 比如,从北京到上海,高铁 4 个小时就能到,票价 500 多块,而飞机加上去机场和候机的时间,也得 4 个多小时,票价还不一定便宜。而且高铁的安检比飞机简单多了,不用脱鞋、解皮带,方便快捷。 中国发展高铁,其实是一场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地形、需求、产业链、能源,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现在看来,这场赌局中国已经赢麻了。 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特高压输电技术成熟、高铁国产化率提升,这些都让高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电力成本进一步降低,高铁的竞争力还会更强。而廉价航空,在高铁的挤压下,市场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所以,中国执着高铁而非廉价航空,根本不是赌,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选择。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中国已经稳稳地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