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博导跳楼,工资1万 科研经费自己垫,6年要发几十篇 杜老师凌晨三点还在改论文,电梯坏了三个月没人修,心理预约排到下个学期。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学楼,再没出来。 不是他脆弱,是系统太硬。工资卡数字赶不上房租涨幅,考核表却年年加码。学生论文、项目申报、教学评估,每一项都能决定饭碗。最窒息的是,没人敢喊累,一说就是不够热爱科学。 高校不是孤岛,是放大镜。把社会对效率的崇拜放大到极致,把人的价值压缩成影响因子。我们总在问年轻人为什么躺平,却没人问博导为什么不能哭。 学术需要冷静,但学者需要温度。别让下一位杜老师,用纵身一跃换来一次迟到的改革。
吃早饭时刷到一个视频,北京科技大学的两位老教授,男教授93岁,女教授90岁。他们
【116评论】【35点赞】
用户10xxx04
浙大一年几百亿的 拨款都去了哪里?老师跳楼或许是迫害致死吧。
习惯孤单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edu 回复 08-21 09:39
对生命就这么冷漠吗? 有的人人干?你倒是能进的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