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为了区别我们跟西方,他们搞了个“双轨制”,什么叫双轨呢? 简单说,就是针对不同国家,摆出两副面孔。一边是实权在握的政府部门,这套班子主要迎接东方大国,谈的全是实打实的事,另一边是几乎没啥权力的“国民议会”,专职对付欧美国家。 卢旺达政府部门堪称 “务实派” 代表。他们直接对接东方大国,一谈就是实打实的项目。就拿中国来说,卢旺达政府和中国合作了不少大项目。 比如基加利的智慧城市计划,让这个非洲首都变得更智能、更高效。还有跨境铁路建设,把卢旺达和周边国家的交通网络连在了一起,大大促进了贸易往来。 这些项目都是政府部门直接推动的,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全是为了国家发展实实在在的事。 而国民议会呢,就像是 “外交缓冲带”。欧美国家老是喜欢拿人权、民主这些议题说事,卢旺达就把国民议会推出来应付。 议会里的议员们在国际场合发表一些符合西方价值观的言论,让欧美国家觉得卢旺达在 “进步”。 但实际上,议会的权力并不大,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政府手里。就像卢旺达和比利时的关系,因为人权问题闹得不愉快,议会就出来发声,而政府部门该合作的项目还是照样进行。 卢旺达为啥要搞这一套?这和它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关。卢旺达经历过种族大屠杀,国家急需重建。东方大国能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帮助卢旺达快速发展经济。 而欧美国家虽然也有援助,但附带了很多政治条件。卢旺达不想被这些条件束缚,就想出了 “双轨制” 的办法。一边从东方大国那里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边用议会应付欧美的压力,保持表面上的和谐。 这种策略还真挺奏效。卢旺达的经济在快速增长,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7%,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 同时,它和欧美国家的关系也没有完全破裂,还能继续获得一些援助。比如欧盟虽然对卢旺达的人权状况不满,但还是在 2024 年提供了 2.6 亿欧元的援助。 不过,“双轨制” 也不是没有风险。欧美国家虽然暂时被应付过去了,但心里肯定还是有疙瘩。 要是哪天他们觉得卢旺达的 “表演” 不够真诚,说不定就会加大压力。到时候卢旺达能不能在东方大国和欧美国家之间找到平衡,可就考验他们的外交智慧了。 总的来说,卢旺达的 “双轨制” 外交策略是一种聪明的生存之道。它既抓住了东方大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又避免了被欧美国家的政治条件束缚。
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为了区别我们跟西方,他们搞了个“双轨制”,什么
猫贪余温
2025-08-20 12:20: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