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了出来!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

月下影婆娑 2025-08-20 12:15:49

终于有人站了出来!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 扶不扶老人,这三个字如今压得人喘不过气,一个本能的善举,如今却成了可能导致倾家荡产的麻烦。 当犹豫、回避甚至视而不见成为许多人面对摔倒老人时的下意识反应,我们失去的早已不只是一份热心,而是整个社会信任的基石。 正是在这种集体困惑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她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方案:对于扶了老人反被索要天价赔偿的行为,应直接以“敲诈勒索罪”起诉。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立刻激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过去,扶人的风险极高,而讹人的成本几乎为零,这让一些人敢于利用他人的善意进行投机。 她的方案就是要将这笔账彻底反过来算,通过引入刑法重罪,让恶意讹诈的代价变得极其高昂。 一旦“敲诈勒索”的罪名悬在头上,再加上高额罚款的威慑,那些企图诬告的人就必须掂量一下后果。 这种设计,意图清晰明确,就是要用法律的重锤将风险从善意施助者身上,决定性地转移给潜在的诬告者,为善良的行为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 这个建议最关键的一点,是它直接瞄准了证据这个核心难题,在无数争议事件中,好心人最怕的就是现场没有监控、缺少有力证人,最后百口莫辩,现实中,证据的缺失往往被讹诈者利用,成为他们发起无成本指控的武器。 李玫瑾教授的思路则釜底抽薪:你张口索赔,就必须拿出能证明自己主张的有效证据,如果你拿不出来,那么对不起,你可能不是受害者,而是涉嫌敲诈的加害者。 这一转变,实质上重置了责任天平,让它向善意的一方倾斜,给了所有善良的人一剂强心针。 当然,只靠法律的严惩,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法律能做的,是为好人兜底,让善良不再成为一种冒险。 它能清除社会道德路上的荆棘,但无法凭空创造出一片花园,一个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终究需要道德与教育的共同滋养。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努力,政府在不断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保障体系,学校也在坚持不懈地向下一代传递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李玫瑾教授的这番话,点燃了一场席卷全国的讨论,它的意义,或许已经超出了方案本身。 它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去直面这个社会痛点,去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0 阅读:1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