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给孩子买学区房,是我太自私吗?” 朋友骂我冷血:“你明明有能力换套学区房,非要让孩子读普通学校,这不是耽误他吗?” 可我算过一笔账:同地段学区房比普通房贵300万,首付多掏100万,贷款200万,30年利息接近150万——这450万,够请顶尖私教把孩子从小学补到大学,够带他环游世界涨200次见识,够给他创业失败三次兜底。 更扎心的是,我见过太多住学区房的孩子:每天凌晨5点爬起来刷题,周末被6个补习班填满,家长为了“占坑”在学校门口租破小陪读,一家人活得像陀螺。可最后呢?有些孩子考进重点高中,却连洗衣机都不会用;有些孩子厌学叛逆,说“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学习”。 我们总说“不能输在起跑线”,可这起跑线是谁画的?是中介手里的房价图,还是培训机构的宣传单?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把孩子塞进“名校笼子”里圈养。普通学校的操场照样能跑800米,图书馆的书照样能读,老师的责任心未必比名校差。反倒是那些被学区房绑架的家庭,把生活过成了只为“升学率”服务的工具。 当然,你可以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坚信:孩子的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抢学区房的百米冲刺。省下饭钱买学区房的家长,或许才是用自己的焦虑,给孩子套上了最沉的枷锁。 大家觉得呢? 学区房 学区房陷阱
初中的娃好吓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