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撑的!”四川,女子出站时,发现高铁工作人员在站台抽烟,她果断拿出手机,偷偷拍下这一幕,然后就打电话举报,对方违反了禁止抽烟的规定,本以为对方会被处罚,结果,12306回应:站台空间开放,没有明确不让抽烟!
站台上,一位女子刚下高铁,目光突然钉在了一名身着铁路制服的男子身上,他正靠着廊柱,指间夹着烟,悠然吐着烟雾,女子心头一股火气猛地蹿了上来,她迅速掏出手机,镜头对准了那个方向。
“这站台上人来人往,孩子老人都在,穿着制服的人在这儿抽烟?”她一边悄悄拍摄,一边拨通了12306投诉电话。她语气笃定:“我亲眼看见的,你们的人坏了规矩!”
电话那头客服的回应却给她泼了盆凉水:“您确定他正在当班吗?站台属于开放空间,目前没有规定禁止工作人员在此吸烟。”
这答复让女子愣住了。
她拍摄的视频很快在网络空间里溅起水花,一部分声音刺耳地涌来:“管天管地,管人抽烟放屁?”、“站台那么大,碍着你呼吸了?真是闲得发慌!”
他们认为规矩没写,就不算错,何必揪着不放。
可另一股声音却像礁石般坚实:“穿着制服就是高铁的门面,门面脏了,谁还信你里头干净?”、“规矩有空子不等于就能钻空子,旁边带孩子的被熏着算谁的?” 这些网友直指核心:身份即责任,没有明令禁止,不代表行为天然正当。
这看似微小的分歧,实则牵扯着我们对公共空间行为边界的理解。高铁车厢内禁烟,人人遵守,那坚固的门仿佛一道文明结界。可一旦踏进站台,头顶蓝天,四面来风,某些约束似乎就随风散了。
也有许多人认为,站台并非无人之境,高峰时刻,人流如潮水般汇聚,烟味在拥挤中钻入鼻腔,无可躲避,抱着孩子的母亲皱眉侧身,老人忍不住掩口轻咳,每一缕飘散的烟,都在无声侵扰他人的舒适圈。
因此这部分网友认为哪怕是在开放空间,绝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妄为。
那铁路职工指间的一点红光,在众目睽睽之下格外刺眼,制服在身,便不再仅仅代表个人。公众期待那身制服承载更高的行为准则,因为它象征着秩序和信任。当规则本身存在模糊地带,这份职业所要求的自觉与表率,恰恰是弥补缝隙的关键水泥。制度未及之处,人心与责任理应自动补位。
女子这次被一些人嘲为“多事”的投诉,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它激起的讨论,让“站台吸烟是否合理”这个曾经被忽视的问题浮出水面。
站台,这连接旅途起点与终点的繁忙空间,从来不是法外飞地。每一次对细微不妥的追问,每一次对模糊地带的较真,都在为公共空间的文明尺度悄然增加着清晰的刻度。规则或许暂时沉默,但众人的眼睛和声音,就是推动它进步的齿轮。
那缕站台上飘散的烟,早已不是某个人的自由。它缠绕着我们对公共利益的共同理解,规则总有缝隙,但人心不能漏风。
您认为,工作人员在空旷的站台抽烟,有问题吗?
消息来源:中安在线8-18
用户10xxx56
这个女人真正的小人也、这种人和她交友要小心哦。
那个谁你丫
别卖烟就好 酒蒙子让家庭不和谐社会不稳定 酒也别卖,汽车二手尾气含有毒重金属 烧油的汽车最好也别卖了 对孩子健康不好。
lfxfnxd
现在的女人,快上天了,难怪叫小仙女。
生活的你
支持女子
杨晓林
北京市的规定是:凡是有顶的地方禁止吸烟🚭,你说违规了没有?出了地铁口可以吸烟,地铁口以里(以盖为准)不能
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女的出发点就不怀好意,她就是怀着想让工作人员倒霉的心态去拍照举报的。😪
用户10xxx12
法不禁止则当行
小小茱萸
蹭流量而已,鉴定完毕
士士士
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用户10xxx06
闲的
陆战99o
这娘们就是多干了一碗饭,撑得慌
用户10xxx67
这女的放个屁,污染了空气,为什么不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