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任泉找李冰冰借4万块开饭店,他告诉李冰冰,你可以入股,保你不赔。李冰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2025-08-20 10:08:34

1997年,任泉找李冰冰借4万块开饭店,他告诉李冰冰,你可以入股,保你不赔。李冰冰却不愿意,没想到几年后4万块升值成了900万。李冰冰后悔不已。

1993年,来自黑龙江的任泉和李冰冰在上海戏剧学院报到时相遇。

同为东北人,说话直来直去的脾性让两人迅速熟络,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那时候的大学生活简单,两人常一起泡排练室,一起在食堂抢糖醋排骨,谁兜里有几块钱,都会想着分对方一半。

真正让这份友谊 “淬火” 的,是李冰冰大二时的一次广告邀约。

对方开价26万,在90年代的上海,这简直是 “天文数字”。

李冰冰既心动又忐忑——家里条件不算富裕,这笔钱能帮衬不少,可 “去广州拿钱” 的要求,总让她觉得心里发毛。

她第一时间找到任泉:“你能陪我去吗?”

任泉一听 “26 万”,眼睛都直了。

那会儿转账还不普及,两人得揣着现金坐火车回上海,光是想想 “一沓沓钞票在包里晃”,就手心冒汗。

但他没犹豫,拍着李冰冰的肩膀说:“走,我陪你去,有事儿咱一起扛。”

后来任泉总拿这事打趣:“我俩当时跟特务接头似的,在广州拿到钱,把现金塞在行李箱最底层,一路攥着箱子把手没敢松手,连觉都没睡好。”

可正是这份 “把后背交给对方” 的信任,让他们的友谊远超普通同学。

毕业后,李冰冰一头扎进演艺圈,拍广告、跑剧组,很快凭灵气崭露头角。

而任泉看着片场的聚光灯,总觉得 “不是自己的战场”。

“我不爱应酬,也不想被剧本牵着走,” 他私下跟李冰冰说,“我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比如开个餐厅。”

90年代末的餐饮市场还没那么卷,但开饭店的启动资金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仍是笔不小的数目。

任泉算来算去,还差4万,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李冰冰。

他知道好友手里有闲钱(就是当年那26万广告费的结余),更知道她信自己。

“入股吧,” 任泉说得恳切,“赚了算你的,赔了我自己扛。”

李冰冰却有顾虑:任泉是个好演员,可做生意是另一回事,她不想因为钱伤了感情,最终只把钱借给他,没接那 “股东” 的身份。

任泉没勉强,又找同学徐露借了3万,另一个朋友凑了3万,凑够十几万,在上海开起了第一家餐厅。

头两个月,餐厅门可罗雀,任泉白天拍戏,晚上就扎在店里盯后厨、调菜单,忙得瘦了十几斤。

李冰冰去探班,看着他围着围裙跟服务员一起擦桌子,打趣道:“这公孙策(当时任泉刚拍完《少年包青天》)咋成店小二了?”

任泉笑着回:“等我赚了钱,请你吃遍上海。”

第三个月,餐厅终于开始盈利,第一个月纯赚2000块。

任泉拿着钱,第一时间给李冰冰买了条项链:“不算分红,就当谢你当初肯借钱。”

任泉的商业版图越做越大。他不再满足于一家餐厅,陆续开了连锁,又涉足投资,2016年干脆宣布退出娱乐圈,专心经商。

而李冰冰看着好友从 “演员任泉” 变成 “老板任泉”,除了佩服,偶尔也会想起当年那4万。

一次朋友聚会上,酒过三巡,李冰冰半开玩笑地问:“当年我要是入了股,现在能值多少?”

任泉扒拉着手指头算:“餐厅连锁、后续投资跟着滚,保守估计,900万得有。”

满桌人都笑,李冰冰却没笑,端着酒杯感慨:“还是你有眼光。”

但这份 “遗憾” 没影响两人的默契。

2006年,任泉看准华谊的潜力,拉着李冰冰一起投资:“这次别犹豫了,信我。”

李冰冰二话不说投了200万,后来这笔钱翻了15倍,成了3000万。

“他从不逼我做决定,但每次开口,都带着十足的把握,” 李冰冰后来在采访里说,“这种信任,比赚钱更难得。”

如今的任泉,名下有40多家企业,投资的40多部剧几乎没亏过,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王思聪都公开说 “想跟任泉取取经”。

而他和李冰冰的联系,从未因为行业不同而疏远——她拍新戏,会发造型照片让他提意见;他谈合作,也会找她分析大众口味。

有人说,他们之间是 “错过900万的遗憾”,但在任泉和李冰冰心里,或许更珍贵的是:从上海戏剧学院的食堂到各自的战场,三十年来,始终有人愿意对你说 “信我”,也始终有人愿意信你。这种友谊,比任何数字都更值钱。

0 阅读:1259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影视人,评说影视,解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