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畅批《南京照相馆》为战争做铺垫,孙玉良: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上海主持人周小畅近日对电影《南京照相馆》进行了尖锐地批评,这位美女主持人疾呼战争电影的核心应是“珍视和平”,而非“为战争做铺垫”。此论调如一片轻羽,落入了沉痛历史的深潭。现在的某些中国人不知怎么了,已对历史没有了任何感觉。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至今某些日本政客仍坚持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不肯为日本侵略中国而道歉,甚至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试图让时间抹平那段沉痛的记忆,中国人还原中日之战的真相,有什么错吗?
周小畅貌似忧虑艺术被情感裹挟,沦为战争的号角。然而真正和平之追求,必植根于对历史真相的深刻体认。将唤醒民族记忆等同于鼓动仇恨,无异于在记忆的伤口上强行覆盖一层“和平”的薄纱。殊不知,刻意模糊历史的棱角,反而会为历史的暗影悄然复归留下可乘之隙。剥离了历史重量的“和平”,不过是悬于虚空的蜃楼。
我的看法与周小畅相反,我认为历史记忆的消蚀,恰恰会为历史修正主义提供滋生的温床。君不见,靖国神社的袅袅香烟中,供奉着甲级战犯的幽灵,日本政客年复一年的“拜鬼”行径,难道不是对国际正义与受害国人民情感的粗暴践踏吗?还有中国的钓鱼岛海域,某些日本政客仍在疯狂叫嚣挑衅,试图以单方面行动篡改经纬。更令人忧心的是,日本社会弥漫着一种危险的认知偏差: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中国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而一些政客和学者仍在鼓噪所谓“日本败于美国而非中国”的荒谬论调,公然贬低中国人民十四年浴血抗战的巨大牺牲与决定性贡献。这一切,无不是历史真相被刻意涂抹、集体记忆被有意扭曲后结出的苦果。
守护真实的历史,绝非沉溺于仇恨的泥沼,而是为和平大厦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石。对南京大屠杀的铭记,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正视,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的链条,而是为了在灵魂深处树起警戒的高塔。它警示我们:和平的珍贵源于对战争残酷的清醒认知;民族的尊严,在于对自身历史的忠诚守护。只有当我们有勇气直面历史的每一道伤疤,才能真正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迸发出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这种基于真实记忆的和平追求,才是坚实有力、不可撼动的。
以周小畅为代表的某些中国人,大概是生活在和平年代久了,连几十年前日本鬼子怎么屠杀我们的先辈都忘了。日本人试图掩盖历史真相可以理解,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也会有这种心理呢?在历史的星空下,那些试图漂白罪恶、歪曲真相的行径,必将如尘埃般消散;而铭刻于民族心灵深处、承载着苦难与抗争的真实记忆,必如大地深处的花岗岩,沉默而坚韧,托举起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巍峨身姿。历史不容粉饰,遗忘即是背叛。唯有在永不倾斜的记忆基石之上,人类才能筑起真正持久和平的圣殿。
请永远记住:当历史不允遗忘,和平方有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