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6岁何鸿燊对病重的原配黎婉华说:“我不能一辈子当和尚,需要一位女性

伯克聊娱乐 2025-08-19 22:48:19

1957年,36岁何鸿燊对病重的原配黎婉华说:“我不能一辈子当和尚,需要一位女性来操持家务,陪伴我左右!”于是,几天后,他与14岁的蓝琼缨结婚。 黎婉华,这位曾经的“澳门第一美人”,当年可是下嫁给了这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用自己家族的人脉和资源,一手把他扶上了青云路。可此时,她只能躺在病床上,看着丈夫的野心和精力,早已溢出了这间病房。 几天后,一个叫蓝琼缨的14岁女孩,成了何鸿燊的第二位太太。 这一个决定,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开启了赌王家族后面几十年的恩怨情仇、豪门争产大戏。 每次聊起赌王家,很多人都觉得像在看豪门剧。但生活远比剧本复杂。 何鸿燊娶黎婉华的时候,他还是个空有“何东爵士侄孙”名头的落难公子。而黎婉华呢?她是澳门显赫的葡籍律师家庭的大小姐,祖上在葡萄牙都是高官。那时候的何鸿燊,为了追她,专门去学葡语,每天在她放学路上骑着车等她。这偶像剧般的开头,谁看了不心动? 黎婉华的下嫁,对何鸿燊来说,不只是娶了个漂亮老婆,更是拿到了一张进入澳门上流社会和权力核心的入场券。 之后,何鸿燊扶摇直上,从纺织品贸易到竞投赌牌,黎婉华家族的助力功不可没。 可惜,天妒红颜。1956年,黎婉华突然得了怪病——结肠炎。遍寻名医,最后不得不切除部分胃部,终身只能吃流食,体重暴跌,美貌不再。 就在这个时候,何鸿燊的事业如日中天,他需要一个能陪他穿梭于各种酒会、舞会,在生意场上长袖善舞的女主人。病榻上的黎婉华,显然已经无法胜任这个角色。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句话。 何鸿燊的理由,在当时听起来,竟然还有那么点“合法性”。因为当时的澳门,有关婚姻的法律还没有完全与葡萄牙本土同步,依然在某种程度上沿用着《大清律例》。而《大清律例》是允许男性“纳妾”的。你看,历史有时候就是会留下这样的小小后门,而那些野心勃勃的男人,总能第一个发现它。 就这样,出身军人家庭、舞技超群的14岁少女蓝琼缨,走进了何鸿燊的生活。她青春、靓丽、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她能满足何鸿燊对一个“伴侣”的所有功能性需求——社交、持家、甚至是生意上的帮手。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蓝琼缨成了何鸿燊口中的“舞后”,陪他出席了无数重要场合,也为他生下了后来真正执掌家族权柄的几个子女。 这事儿对黎婉华的打击有多大?我们无法想象。更悲惨的是,命运对她的折磨远未结束。1973年,她在葡萄牙遭遇车祸,昏迷了整整一个月,醒来后更是丧失了大部分记忆。1981年,她唯一的儿子何猷光和儿媳,又在葡萄牙因车祸双双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名媛,彻底成了一个活在悲剧里的符号。 而何鸿燊呢?在有了蓝琼缨之后,他又在80年代,以同样需要人照顾为由,先后认识了黎婉华的私人看护陈婉珍,和在舞会上结识的广州姑娘梁安琪。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四房家族格局,就此正式形成。 从1957年的那个决定开始,何鸿燊亲手为自己未来的商业帝国,埋下了一颗最不稳定的“定时炸弹”——继承权问题。 现在离何鸿燊已经去世五年了。当年那个轰动一时的千亿遗产争夺战,硝烟也已基本散去。最终的结果,颇有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笑到最后的,不是最受宠的四太梁安琪,也不是看似与世无争的三太陈婉珍,而是当年那个14岁女孩蓝琼缨的子女。 如今,站在何家金字塔尖的,是二房长女——何超琼。 何氏家族最核心的资产,澳博控股,现在的话事人就是何超琼。她联合霍英东家族以及其他盟友,组成了“澳娱核心联盟”,牢牢掌控着董事会。根据最新的财报,在后疫情时代澳门旅游业强劲复苏的大背景下,澳博的业绩正在稳步回升,尤其是在非博彩业务的拓展上,何超琼的思路非常清晰,积极配合澳门政府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她已经不是那个需要靠父亲光环的名媛,而是真正杀伐决断的商业女王。 二房的儿子何猷龙,也早已独当一面。他主理的新濠国际,在澳门和海外的业务都风生水起,风格比父亲更稳健,也更具国际视野。 反观曾经风头最劲的四太梁安琪,虽然依旧手握澳博的股份,但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已经被大大削弱。她的子女们,何猷亨、何猷君,虽然也在努力创业,搞电竞、搞科技,但在家族核心产业中的影响力,和二房的哥哥姐姐们,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蓝琼缨隐忍了几十年,把所有的希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子女的教育上。她深知,在这样的豪门里,一时的恩宠算不了什么,只有子女成才,拥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在未来的权力牌桌上拥有属于自己的筹码。 何超琼、何超凤、何猷龙……二房的这几个孩子,从小就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他们上的都是世界名校,毕业后就进入家族企业,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走到权力中心。 所以,1957年,何鸿燊的选择,在当时看,或许只是一个男人出于现实和欲望的考量。但这个选择,却启动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家族内部权力演变的进程。

0 阅读:45
伯克聊娱乐

伯克聊娱乐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