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心血管病,仅靠活血化瘀不够!这两个古方功效显著 大家好,我是中医心血管科张志强。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活血化瘀虽重要,但补心阳、心气才是根本。 心血管疾病常因血管壁变化、脂类物质增生脱落影响血液流通,这些物质被视为“瘀血”或“痰浊”。中医强调“心主血脉”,心阳推动血液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补心阳、心气是维持心脏功能和血液运行的关键。 补心阳的两个名方 01 瓜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蒌、薤白、半夏 功效: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适用症状: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方解:张仲景认为心阳不足是胸痹发生的病理基础,“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乃本虚标实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通过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改善心阳不足导致的胸痹症状。 02 生脉饮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适用症状: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方解: 人参:大补元气,补肺、脾、心、肾元气。 麦冬:清肺热胃热,补肺阴胃阴,养心经。 五味子:敛汗生津,适合阴虚盗汗、气虚自汗。 临床应用 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但老人普遍心阳不足。因此,在治疗时,应在补心气、振心阳的基础上,适当活血化瘀,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心阳不足的患者,可以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胸痹症状,再用生脉饮补心气、养阴生津,最后结合适当的活血化瘀药物,全面调理。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仅靠活血化瘀。补心阳、补心气才是维持心脏功能和血液运行的根本。 瓜蒌薤白半夏汤和生脉饮是两个经典方剂,通过通阳散结、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从根本上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状。对于老年人等心阳不足的患者,结合适当的活血化瘀药物,效果更佳。
中医治心血管病,仅靠活血化瘀不够!这两个古方功效显著 大家好,我是中医心血管科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8-19 15:27:12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