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亲生母亲却找上了门,但陈若琳的举动让人意外。
主要信源:(新浪体育——退吧!陈若琳儿时路太坎坷 再坚持跳下去或瘫痪;中华网——从父母抛弃的弃婴到世界冠军,如今的她培养出了全红婵,传奇人生再续辉煌)
在中国跳水运动的历史中,陈若琳这个名字闪闪发光,她不只是拿了二十二枚世界金牌的跳水皇后,还是奥运新星全红婵的教练。
提起全红婵,大家都会想到她在巴黎奥运会上一跃成名的精彩表现,小小年纪就击败了前辈,展现出惊人潜力。
而这位幕后功臣陈若琳,自己就是跳水界的大魔王,一手开创了“水花消失术”,拿冠军拿到手软。
但谁能想到,这位荣誉满身的运动明星,背后藏着一段心酸的童年往事。
陈若琳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不光是天赋和努力,还得感谢抚养她长大的家人。
陈若琳的跳水路从七岁开始,那时她身体不好,容易生病,家人就送她去学游泳,一来是为了健身,二来是看她有点水性天赋。
在江苏省少年体育学校,陈若琳入了游泳队,后来转行跳水,一跳就停不下来了。
她训练拼命,每个动作都练到精细入微,把跳水的水花压得几乎看不见。
才十一岁那年,她在全国少年比赛中拿下了三块金牌,一下子崭露头角。
教练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好苗子。
没多久,她又在国内锦标赛中跻身前五名,顺利被选进中国国家队。
国家队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叫“梦之队”,水平都是世界顶尖的,陈若琳在里面跟专业教练练,动作越跳越稳,难度越跳越高。
十四岁时,她就赢了十米跳台双人赛的世界冠军头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陈若琳的大日子,才十六岁的她不仅夺下双人跳水的金牌,还在单人项目中也一举夺冠,成了双料冠军。
她的“水花消失术”让观众大开眼界,从此在十米跳台上无人能敌。
那几年,她是比赛的常胜将军,金牌一个接一个拿。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她又稳稳站在了金牌领奖台上。
到了2013年和2015年,她还蝉联了双人十米跳台的冠军。
所有这些辉煌,都离不开她背后那帮支持者,但这些人不是她的亲生父母。
陈若琳小时候的遭遇就让人心疼了。
她出生前,爸妈感情挺好的,一家人和和美美,可就在她三岁那年,父母总吵架,吵着吵着就离了婚。
离婚后,母亲带着哥哥去了国外,把陈若琳一个人丢下。
她父亲也不想要这个女儿,直接把她送到外婆家。
从那以后,爸妈再没管过她。
陈若琳跟着外婆生活,外婆年纪大身子弱,照顾起小娃娃来太吃力。
老人家操心了陈若琳的未来,就决定把孩子过继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陈若琳的舅舅。
好在舅舅一家都善良,没嫌弃这个小女孩,反而当亲生女儿一样照顾。
陈若琳心里先还惶恐不安,后来感受到温暖就慢慢踏实下来。
她把舅舅当成自己的爸爸,和外婆亲近得像亲奶奶一样,这份亲情填补了她童年的空缺。
外婆和舅舅一家看陈若琳身子弱,才想让她去练游泳,增强体质。
谁知道这无心插柳的举动,竟打开了她的职业大门。
在体校里,陈若琳拼尽全力训练,那些年拿过的荣誉数都数不清。
根据中国体育历史资料记录,国家队领队周继红早早就相中了她,欣赏她那份韧劲和天赋,这让她一步步升到世界顶级。
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个转折点,陈若琳计划夺下最后一枚金牌就退役,结束自己的传奇生涯。
她那时已拿到二十二个世界冠军,是当之无愧的跳水皇后。
可就在这个紧要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她二十多年没见面的母亲突然到场。
这女人在陈若琳小时候不闻不问,现在看着女儿出名才来认亲。
母亲拉住陈若琳的手,哭着解释当年为啥带不走她,说自己多艰难才有机会来巴西。
陈若琳听着这些话,脸上却没啥表情,只冷冷说了句“明白了”。
母亲还在场上当着众人的面问她想不想一起回家,现场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奥运场馆本是她退役的舞台,大家本该关注她的最后一跳,结果焦点被家事搅得一团乱。
陈若琳碍于面子,点了个头应付过去,心里却明镜似的:从小照顾她的是舅舅和外婆,不是这些抛弃她的亲父母。
这事儿之后,陈若琳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她退役后也没啥大动静,低调生活着,继续指导后辈。
全红婵就在她手下练出来的,现在势头正猛。
回头看,陈若琳的一生像一出戏:起先父母生下她却不养,是舅舅和外婆给了她温暖的避风港,支持她成了世界冠军。
她的故事不光关乎奖牌,还关乎那些默默陪伴她的人。
没有他们在身后撑腰,再好的天赋也开不出灿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