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抓获了一名间谍,搜身时,志愿军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

雾烬 2025-08-19 07:52:05

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抓获了一名间谍,搜身时,志愿军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脸色大变,不禁失声大叫:“他胸前有东西在动。” “好一个平民,带着信鸽来刺探军情?”丁公量看着眼前冒充好人的特务,冷笑一声说道。 彼时,于朝鲜东海岸万年德山附近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的一支巡逻小分队发现有个男子行踪诡异,在周边徘徊。 男子自称是“逃难的平民”,但面对搜身检查时,却显得异常紧张。一名战士上前靠近他,伸手轻轻触碰其胸口时,惊恐地喊道:“他胸口里面有东西在动!”一旁的丁公量反应迅速,猛地一把扯开那男子的衣襟,一只信鸽“呼啦啦”地扑腾着翅膀飞了出来,只见信鸽的腿上还紧紧绑着一张纸条。 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胶着状态。美军在正面战场难以突破,转而加强情报渗透,试图通过间谍活动获取志愿军布防信息。由于无线电易被监听,美军改用古老却隐蔽的方式,信鸽传信。 被我方擒获的特务名为朴北时,他来自韩国,在接受美军的特训之后,被空降到志愿军的后方地带。其肩负的任务是与潜伏在此的代号为“张疯子”的内应取得联系,实地探查东海岸是否具备美军登陆的条件,随后利用信鸽把侦察到的情报传递回去。 然而朴北时全然不知,那个所谓的“张疯子”早已被志愿军成功肃清。在接受审讯时,朴北时一开始咬紧牙关,坚决不肯吐露半分信息。丁公量没有采取粗暴的严刑逼供手段,而是留意到朴北时身上携带的怀表。打开怀表,里面夹着一张女儿的照片。 丁公量轻声问:“想回家吗?”最终,朴北时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他声泪俱下地交代,美军正密谋在东海岸策划一场类似“仁川登陆”的作战行动,准备打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朴北时此次潜入的任务,就是要刺探志愿军是否已针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军事行动提前布下了天罗地网。 丁公量当机立断,迅速谋划出一条将计就计的妙招。他安排朴北时向美军传递经过精心设计的虚假情报。美军在收到这些情报后,陷入了举棋不定的状态。经过一番权衡和犹豫,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原本拟定的登陆作战计划。 丁公量的反间计,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战役。这场信鸽间谍案,展现了志愿军情报战的高超智慧。丁公量没有依靠酷刑,而是用心理战术和反间计,不费一兵一卒瓦解了美军的阴谋。 今天的我们,或许难以想象战争的残酷,但这段历史提醒我们:真正的胜利,往往不在于枪炮的轰鸣,而在于智慧的较量。致敬那些在隐蔽战线默默奉献的英雄! 信息来源: 《朝鲜战争史》、《冷战时期的情报战与反间谍活动》、《中国志愿军战史》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817

猜你喜欢

雾烬

雾烬

雾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