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可不是美国的敌人!真正让美国夜不能寐的,是中国仅用20年,就把GDP从1.2万亿美元狂飙到17.7万亿,直接干到全球第二。这速度,谁看了不惊叹?更绝的是,现在连非洲兄弟晒太阳,都能间接给中国交电费了! 先说说这 GDP 的事儿。2000 年那会儿,中国刚加入 WTO,好多人还不知道互联网是啥。可就这么一步步,中国成了 “世界工厂”。您知道吗?2023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超过 18%。这可不是吹的,中国政府网的数据明明白白摆着,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 126 万亿元,按不变价算比 1952 年增长 223 倍,年均增长 7.9%。 再看非洲的事儿。非洲太阳大,可好多地方没电,晚上只能点油灯。中国来了,建太阳能电站,让非洲兄弟晒太阳就能发电。就说肯尼亚的加里萨 50 兆瓦光伏电站,一年能发 7600 万度电,够 7 万户家庭用,还能减排 6.4 万吨二氧化碳。这电站是谁建的?中国企业!您猜怎么着?这电发出来,一部分卖给肯尼亚电网,一部分给当地工厂用,中国企业通过设备出口和技术服务,实实在在赚到了钱。 还有马里的太阳能示范村项目,中国在科纽布拉村和卡朗村装了 1195 套离网太阳能系统,200 套路灯,17 套水泵,2 套集中供电系统。村民们用上了电灯、电视,抽水灌溉也方便了。中国企业呢?卖设备、做安装、搞维护,一条龙服务下来,钱就挣到了。更绝的是几内亚的乡村太阳能项目,村民每月交 8.3 万几郎(约合人民币 50 块)的电费,4 年后设备归自己。中国企业通过分期付款模式,稳稳当当拿到了电费分成。 您可能要问,中国在非洲建电站,钱从哪儿来?其实模式可多了。有的是 BOT 模式,就是建设 - 运营 - 转让,中国企业先建电站,运营几十年,收电费,到期后转给当地政府。比如刚果(金)的 1GW 光伏项目,签了 25 年的购电协议,每度电 0.095 美元,中国企业通过长期电力销售,稳稳当当挣钱。还有的是嵌入产业链,比如红太阳新能源在非洲矿区搞的 “光伏发电 - 矿区用电 - 收益共享” 模式,把电价从 0.35 美元 / 度降到 0.16 美元 / 度,矿企省了钱,中国企业通过设备和运营服务,也分到了一杯羹。 更厉害的是,中国在非洲建的电站,好多用的是中国的技术和设备。您知道吗?全球 80% 的太阳能组件都是中国生产的。非洲建电站,光伏板、逆变器、蓄电池,好多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就说南非的一个光缆厂,中国长飞光纤和当地合资,生产的光缆不仅满足南非需求,还卖到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这一来二去,中国企业不仅卖了设备,还打开了市场。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在非洲搞这么多项目,是不是赔本赚吆喝?错了!中国企业精明着呢。就说喀麦隆的离网光伏项目,每度电成本 20 美分,比柴油发电便宜一大半,通过属地化运营,成本还能再降。再比如国内淘汰的 500 瓦以下光伏板,在非洲包装一下,价格翻倍卖,毛利能到 30%。 非洲的电力项目还带动了其他产业。比如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140 多家企业入驻,销售额超 37 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近 6000 人。这些企业好多都是中国来的,生产的产品卖到整个非洲。工厂用电稳定了,生产就能跟上,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建厂、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最绝的是非洲的 “电力池” 组织,比如东非电力池、西非电力池,把各国电网连起来,富余的电卖到缺电的地方。中国参与的埃塞俄比亚 - 肯尼亚直流输电工程,不仅解决了两国的电力问题,未来还能把电卖到北非、南非。 您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而不是对外扩张。非洲的太阳能项目,也不是单方面的援助,而是互利共赢。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设备、资金,帮助非洲解决电力问题,自己也获得了市场和收益。这种 “你好我好大家好” 的模式,才是中国经济 “火箭速度” 的真正秘诀。美国与其把中国当敌人,不如想想怎么跟中国合作,毕竟,在全球经济这艘大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美国经济学家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可不是美国的敌人!真正让美国夜不能寐的,是中国仅
兰亭说事
2025-08-18 11:26: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