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充满争议的台湾“四大天王”中,周华健又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个。 首先相对于其他三个,周华健缺乏属于个人的歌坛“统治期”,他的每个高峰期基本都有别的歌手力压他一头,1991年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是周华健真正意义上第一首大火出圈的歌曲,但同期香港四大天王中的三位来势汹汹,在唱片销量和歌曲排行榜上轮流坐庄,台湾本土歌手只有王杰能以一己之力与之抗衡,《让我欢喜让我忧》虽然传唱度很高,唱片卖的也很好,仅凭这一首歌也还不足以使周华健具备与顶尖歌手争锋的底气与人气。1993年的《花心》是周华健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原本有希望助力周华健登顶歌坛之巅的,不幸的是却又遇到姗姗来迟却又压轴登场的张学友的《吻别》,周华健只能屈居第二。1994年是周华健的丰收之年,他推出的《其实不想走》《风雨无阻》以及《刀剑如梦》都大受欢迎,奈何同期更火的还有张学友的《祝福》和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以及巫启贤的《太傻》。好不容易熬到了1997年,眼看着周华健就要携《朋友》首次在台湾封王,谁承想半路却杀出个任贤齐,一首《心太软》抢尽所有人的风头…… 周华健另一个有争议的短板在于台湾四大天王的共同点都是有出众的创作才华,相对于其他三位,周华健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不算多,而且代表作发行时间比较晚,没能与其他三位的创作巅峰期重叠,因而缺乏直接比较与竞争,也就失去了更多的关注度。 还有一点,相对于齐秦的孤独叛逆、王杰的悲情沧桑、童安格白马王子深情款款,个个形象鲜明独树一帜,周华健的阳光游子形象和亲和力虽然也深入人心,却缺乏那种独一无二的偶像特质。 当然周华健也有属于自己独一份的存在——他是台湾四大天王里巅峰期持续时间最久的,其他三位都是从巅峰到低谷有过不同程度的起伏,周华健却是自打成名后乐坛地位就比较稳固,几乎每年都有佳作问世,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还有《有没有一首歌》《一起吃苦的幸福》这样具有不俗传唱度的作品。后来即兴加入的纵贯线乐队也为周华健的“常青”加码不少。 其实真正属于周华健个人的最高光时刻发生在他的出生地香港,1995—96年,周华健以过江龙之势单挑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一度逼得四大天王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与他错期发歌,从而成功博的“天王杀手”美誉,也算是以一己之力为曾经被香港四大天王相继攻陷的台湾歌坛挽回了颜面。 还有不少人质疑周华健是否真正具备跻身台湾四大天王的资格和实力,主要提出的候选人有姜育恒、赵传与张信哲。先要排除张信哲,因为他年龄差距过大,也不以创作见长;姜育恒的年龄资历和作品广度厚度都没问题,但他个人形象太过一般,又是韩裔,明显属于歌红人不红的那一类;个人眼中与适合和周华健一争高下的其实只有赵传,无论年龄资历创作能力传唱作品之多都有资格,之所以无力竞争,恐怕终归还是败在现实的颜值上。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台湾四大天王里我个人最无感的也是周华健。原因很简单,就是早期看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周华健比起其他人穿着造型有些邋遢,不修边幅。另外看他很多现场总是忘词,虽说很多歌手现场都有这个问题,但显然他忘词的次数更多,程度也更深。这两点都是我个人很难接受的。 说起我最喜欢的周华健创作作品,都跟我最喜爱的金庸小说有关:《倚天屠龙记》的《刀剑如梦》,《神雕侠侣》的《天下有情人》和《天龙八部》的《难念的经》。
本就充满争议的台湾“四大天王”中,周华健又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个。 首先相对于其他
我爱小君娱乐
2025-08-17 22:10:38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