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远嫁结婚6年,带2个孩子回娘家,24天花了将近6000元。丈夫:下次别回去了

柳烟绕古堤 2025-08-17 17:39:29

女子远嫁结婚6年,带2个孩子回娘家,24天花了将近6000元。丈夫:下次别回去了!网友:所以别找穷的,远嫁花6000都要斤斤计较! 清晨的火车站,雾气还没散去,站台上却已经挤满了人。小敏抱着两岁的女儿,牵着六岁的儿子,提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袋,眼神有些疲惫却带着笑意。 她从贵州远嫁到广西已经整整六年,这六年里,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是她不想回,而是现实总让她心生犹豫——路途远、孩子小、花费高,丈夫也总是劝她“等条件好点再回”。 这次回去,是因为父亲打来电话,说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想见见她和孩子。小敏心里一酸,当晚就下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带孩子回一趟。 为了省钱,她没有买动车票,而是选择了硬座,凌晨四点起床赶第一班公交到车站,孩子们困得直揉眼睛。 一路上,她一边哄孩子一边拎包,到了贵阳,再转大巴回到偏僻的老家。等她走进家门,看见母亲佝偻的背影和满头的白发,眼泪差点掉下来。 24天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小敏尽量帮家里干活,陪母亲去镇上的诊所拿药,带孩子到附近的小河边捉鱼摸虾。 她也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从来不伸手问父母要钱。 可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穿用度都得花钱,再加上来回的车票、偶尔带孩子去镇上买点零食和衣服,花费悄无声息地累积了起来。 回去的第二天,小敏就在镇上买了两套给父母的新衣服,花了五百多元。她心疼他们总舍不得添新衣,买的时候甚至没多想价格。 后来,母亲的病需要做一次详细检查,她又掏了八百多元垫付医疗费。 孩子们在老家也难免吵着要零食、玩具,小敏想着“难得回来一次”,总是尽量满足。她自己舍不得吃好的,却愿意让孩子吃上城里带回来的小蛋糕和牛奶。 等到快回广西的前两天,小敏翻看钱包才发现——这趟回来,零零碎碎已经花了将近6000元。 这笔钱对她和丈夫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他们在广西生活,全家主要靠丈夫在工地打工,每个月到手也就七八千,还要交房租、孩子学费、生活费。 回到广西的晚上,丈夫见她拖着行李进门,脸上并没有预想的笑容,而是眉头紧皱地问:“回来这么久,花了多少钱?”小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大概……快六千。” 话音刚落,丈夫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里带着埋怨:“六千?你知道我一个月工资多少吗?你这回去24天,花得比咱们在这儿俩月生活费都多。以后别回去了,这钱能干多少事啊!” 小敏愣住了,本以为丈夫会理解自己难得回娘家一趟的心情,没想到换来的是冷冰冰的抱怨。 她想解释,说大部分钱是花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可丈夫并没有耐心听下去,只丢下一句:“你就是太不会过日子!”转身进了卧室。 那一刻,小敏心里像堵上了一块石头。她知道丈夫辛苦赚钱不容易,也知道六千块对于他们的家庭压力很大,可她同样清楚,这次回家不是奢侈消费,而是多年未尽的女儿心意。 事情很快被她在一个姐妹群里倾诉出去,不知怎么的,就被发到了网上,引来了大量网友讨论。 有人站在小敏这边,替她抱不平: “远嫁的女人回一趟家不容易,六年才回去一次,六千块算什么?这是孝心和亲情啊。” “所以啊,别找太穷的,没见识过幸福的日子,就觉得任何花销都是浪费。” “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是态度问题,连你回娘家都能嫌弃,这日子可想而知。” 也有人替丈夫说话: “一个月七八千的收入,六千块确实很多了,他也是心疼钱才这样说。” “感情归感情,过日子还得算账,日子紧巴巴的时候确实要节省。” 讨论愈演愈烈,但无论谁的观点,小敏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她坐在出租屋的阳台上,看着两个孩子在屋里玩耍,心里百味杂陈。 她知道生活不容易,也理解丈夫的压力,但她更清楚,父母渐渐老去的日子不等人——有些路,不走会后悔;有些人,不见会遗憾。

0 阅读:155

评论列表

追梦人

追梦人

2
2025-08-17 17:55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财富

随风

随风

1
2025-08-17 18:42

站在自己的角度俩个都没错,是远嫁的错,如果你嫁在附近就能经常见面也不需要这么多车费,而这样收入的男人在家附近的男人中也是很多的,所以,如果夫妻都不是赚大钱的料请别远嫁请别远嫁……否则离幸福会越来越远……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