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半夜将八路军包围,大家正商量如何突围时,教导员竟语出惊人:我建议投降。说话间,日军就被放了进来。战士们想开枪,却想起枪中的子弹早被收走。 1942年夏夜,博山县的一座古庙里,七十名八路军战士被敌人团团包围。当副连长催促制定突围计划时,教导员孙黎的回答让所有人震惊:“我建议投降。”话音刚落,他的心腹就打开了庙门,日军蜂拥而入。战士们这才发现,枪里的子弹早已被收走。这个延安抗大毕业的教导员,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孙黎,1913年生于博山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延安抗大学习。回到山东后,历任博山县独立营教导员等职务。起初,他在部队中威信很高,战士们都敬重这位从延安回来的干部。可是没人知道,这个表面积极的革命者,内心深处早已发生了变质。 据史料记载,孙黎的叛变并非偶然,事先是有苗头的,一开始他就对工作安排不满,以后又吸大烟、搞女人,生活腐化堕落。权力和地位的提升逐渐腐蚀着他的思想,他开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部队中的战士们开始私下议论他的作风问题,但碍于他的身份地位,大家都不敢公开质疑。 孙黎叛变投敌,是经过他的堂叔、日伪博山县武装特务队特务孙志书牵线的。孙志书刺探到孙黎生活上腐化堕落、对上级的批评不满的情报,便立即向特务队长谭继武汇报。敌人看准了孙黎的弱点,通过他的堂叔进行策反工作。孙黎对组织的批评越来越不满,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不满情绪为他日后的叛变埋下了祸根。 1942年7月20日这天,孙黎按照预定计划,带领半个连的战士来到博山县郊外的盆泉南庙。这本应该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行动,但孙黎却故意没有安排岗哨,为敌人的包围创造了条件。深夜时分,按照事先约定,敌人的联络员潜入庙中与孙黎接头,商定了具体的叛变计划。 凌晨时分,战士苏成吉发现敌情后立即报告,但孙黎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当副连长丁席昌和副指导员冯延福催促他下令时,孙黎竟然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震惊的话:“我建议投降。”话音未落,他的心腹王化月就冲出去打开了庙门,日军一拥而入。 战士们这才发现,在睡觉之前,孙黎以怕走火为名收走了所有人的子弹,他们手中的步枪形同废铁。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战士端着刺刀冲向敌人,但由于敌众我寡,加上孙黎的里应外合,许多战士还是被俘了。 第二天,孙黎和心腹王化月,还有那个卫生员,就成了济南日军的座上宾。孙黎凭借着对鲁中根据地的熟悉,向日军出卖了大量情报,导致八路军在博山的情报网几乎消亡,有几十个交通员被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个个地下交通站被端掉,许多为抗日事业默默奉献的同志惨遭毒手。 1943年12月,孙黎被日寇鲁仁公馆委任为第2调查室博山分室主任。得到这个职务后,孙黎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八路军的眼中钉,因此在安全防护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在院子里埋设地雷,拉起铁丝网,还养了十几只凶猛的狼狗。 对于孙黎的所作所为,八路军鲁中军区敌工部部长鲁宝琪决定亲自出马。1943年10月,鲁宝琪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俘牺牲。消息传来,博莱县公安局特工科科长王芳发誓要为鲁宝琪报仇雪恨。 1944年清明节前后,机会终于来了。孙黎被院中的狼狗咬伤,伤口感染化脓,只能整日躺在床上。他让情妇到城里找医生,不久后,情妇带着一个”老中医”进了院子。这个”老中医”看起来文质彬彬,但孙黎敏锐地察觉到他的脚步声很有节奏,不像普通大夫。 就在孙黎准备伸手去摸枪时,“老中医”突然掏出手枪。连续几声枪响后,房间里归于寂静。1944年4月23日,中共博山县委派员处决了叛徒孙黎。这个曾经背叛革命的叛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孙黎叛变事件,危害极大,影响很坏,是抗日战争时期鲁中之大案,是山东七大案件之一。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理想信念,绝不能因个人私欲而背叛党和人民。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必然会发展到政治上的背叛,这是铁打的规律。孙黎的可耻下场也警示了所有人:背叛人民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抗战中的叛徒孙黎,从延安抗大的优秀学员沦为汉奸特务,这个转变过程值得我们深思。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孙黎的叛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林彪叛逃后,纪登奎为郑维山说情,毛主席:你头上的白头发少两根“主席,我觉得郑维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