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下24架苏-35十年后,俄罗斯终于找到了第二个买家】 作为俄罗斯空天军的当家战机,苏-35S在国际市场却屡屡遇冷。 推销13年仅收获两个客户——中国(2015年采购24架)和阿尔及利亚(2024年确认购买)。 讽刺的是,该机最初定位为外销机型,国内仅作苏-57服役前的过渡,如今却因苏-57进度迟缓,被迫成为俄军主力,采购量已达128架。 苏-35S的失败源于多重因素。其研发始于2003年,但直到2012年才列装,此时美军F-22已服役7年,F-35也即将登场。 更致命的是,其IRBIS-E无源相控阵雷达在2010年代已显过时,中西方同期战机普遍采用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技术。中国空军未追加订单,雷达落后是关键原因之一。 俄罗斯同时推销性能相近的苏-30SM和苏-35S,导致“兄弟相争”。 双座的苏-30SM因多用途优势更受哈萨克斯坦等国青睐。 此外,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制裁迫使埃及、印尼等潜在买家放弃苏-35S订单。 国际遇冷之际,苏-35S却在俄国内“挑大梁”。 苏-57项目拖延,加之老旧的苏-27/米格-29急需替换,苏-35S成为无奈之选,在俄乌冲突中表现活跃。 苏-35S的尴尬折射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衰落。 第五代战机进展缓慢,第六代战机更遥遥无期。西方专家断言,俄罗斯已退出航空技术第一梯队,未来将是中美角逐的舞台。 苏-35S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注脚。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
【114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