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陶宛当地媒体报道,立陶宛总理在7月31日宣布辞职,在职期间先是得罪我们从而导致被我国制裁,而又在乌克兰问题上得罪了俄罗斯,使得国内经济濒临破产,物价奇高,此时辞职,无疑让接任者来说是个挑战,毕竟留下这个烂摊子太难了。 说起来,这位总理在职期间是真没少惹麻烦。先是让台湾那边设什么“代表处”,这可不是小事,直接碰了“一个中国”的红线。 我们这边反应也快,外交上把关系降成了代办级,经济上也有动作,好几百个装着立陶宛货物的集装箱都困在咱们的港口,进不来也出不去。这一下,立陶宛那边也乱了,最大的克莱佩达港堆了好多货,根本处理不过来。 得罪了咱们还不算完,他又在乌克兰问题上跟俄罗斯硬刚。俄乌冲突起来后,立陶宛比不少欧洲大国都激进,又是给乌克兰送武器,又是派人往战场那边去。 更要命的是,还敢封锁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不让受欧盟制裁的货物过,这下彻底把莫斯科惹火了,俄罗斯说这是“公开敌对”,立陶宛的国家安全一下子就悬了,连能源供应都可能随时被掐断。 本来想在美国面前表现表现,结果也没换来啥实在的好处。跟日本、韩国那些美国盟友比,立陶宛跑得更欢,下场却更惨;跟加拿大比,人家有大片土地和资源能缓冲,立陶宛啥都没有,折腾到最后。 企业因为供应链断了,日子过得叫苦连天,国家眼看就要破产。超市货架常常是空的,物价涨得没边儿,油价比工资涨得还快,这日子过得有多难,当地人最清楚。 偏偏这时候,总理自己还被曝出五桩腐败丑闻,手里的政治资本全没了。执政党内部也闹起来,民主联盟说再不解决问题就退出政府,总统更是下了最后通牒,给两周时间,要么说清丑闻,要么就走人。 现在他走了,留给下任总理的可真是个大难题。怎么修复跟咱们国家的关系?怎么缓和跟俄罗斯的紧张劲儿?最急的是,国内经济都快见底了,怎么拉回来?这些事儿想想就头大。 而我们国家立场一直很清楚,要修复关系,就得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拿出真行动,可这哪儿是容易事儿。 说来说去,这烂摊子太难收拾了。物价高得吓人,经济濒临破产,还把两个大国都得罪了,下任总理要接这个班,怕是夜里都睡不好觉。
为什么说要小心俄罗斯,看看特朗普和金正恩怎么对待普京就知道了!就在刚刚美国媒体爆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