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2035电动化的困境
今年上半年,欧洲纯电车型销量上升了25%达到了118万,但渗透率依然低于20%。
由于补能设施普及度低且补能费用高,再加上欧洲供应链成本高导致纯电车型售价很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纯电车型普及率低于预期。
在大西洋对岸,川普上台以后,推出的“大美丽”法案废除了对纯电车型的补贴和对主机厂纯电车型渗透率的强制要求,政策走向与欧盟背离了。
同时,中国新势力异军突起,在供应链成熟度、成本、智能化方面都已经领先欧洲,在中国市场就不用说了,要不是关税保护,欧洲市场也会跑马圈地、抢夺份额。
在这种情形之下,欧盟还自不量力,继续坚持2035年全面电动化就是自废武功,让自己的传统强势工业走向快速衰落。
因此,德国车企管理层和部分专家一再呼吁,放松管制,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充电设施和降低电价的方式引导主机厂、客户主动电动化转型,同时燃油车让市场自己决定其行业寿命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