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在诸葛亮的葬礼上,刘禅哭的比刘备死了还难受了。
就这么说吧,刘禅是诸葛亮看着长大的,而且刘备败光了家底以后,要不是诸葛亮帮他收拾烂摊子,刘禅可能就得提前几十年去当安乐公了。
刘备在世的时候,刘禅做错了事就要挨板子,而在诸葛亮这里,无论他有多躺平都没事儿,家里家外相父都维持得好好的。
而且刘禅不用处理蜀国的大小事务,只要等诸葛亮把文件交上去,他签个字就行了。诸葛亮一死,刘禅看着那么厚的奏折,直接天都塌了!
诸葛亮去世的那夜,刘禅独自登上承明殿的最 高处。月光下的蜀汉山河静谧如昨,却再没有那个能为他遮风挡雨的身影。
他想起建兴三年南征时,相父在泸水写下"攻心为上"的方略;想起六出祁山时,那盏在中军大帐彻夜不熄的孤灯;想起《出师表》里"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诲。
这个被后世称为"扶不起的 阿斗"的君主,其实比谁都清楚:没有诸葛亮,蜀汉的天空早就塌了一半。所以他才如此难过的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