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因违反军规被押上刑场枪毙,准备行刑之际,一名朝鲜姑娘跑出来紧紧护在他身前,彭老总在听闻此事以后说:“那就成全他们结婚吧。” 王光亮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地方穷,家里人多,父母靠种地勉强养活一大家子。他小时候就帮家里干活,挑水砍柴啥的都干,日子过得紧巴巴。父亲早早没了,母亲一个人拉扯孩子,他从十来岁就得扛起家里的重担。1950年,朝鲜那边打起来了,国家征兵,他二话不说就报名去了。穿上军装,坐火车北上,到了鸭绿江边,跟着部队过江。那时候志愿军条件差,冬天冻得慌,夏天蚊子咬,他被分到炮兵团,学着操作火炮。战场上敌机天天飞,炮弹到处炸,他和战友们天天挖工事,守阵地。在一次大仗里,敌方坦克冲过来,他带着几个人转移炮位,硬是打掉敌人的火力点。那场仗赢了,他成了英雄,部队里都传他的名字,上级还给他记功。光亮这人实诚,干活不偷懒,战斗时冲在前头,同志们都说他靠谱。后来又参加了好几场战斗,每次都表现好,名字上了荣誉榜。 1953年秋天,战争快结束了,志愿军开始准备回国。这时候上级通报,王光亮违反纪律,判了死刑,要马上执行。部队里很多人不信,他是英雄,怎么会犯这么大错。上级解释,他和一个朝鲜女子有了关系,还让她怀了孕,这违反了总部禁令。禁令是早定的,不准志愿军和当地女子谈感情,原因是朝鲜男人死太多,人口少,志愿军不能带人走影响他们重建。光亮知道规矩,但没守住。事情起因是一年前的战斗,他受伤昏在废墟里,被朝鲜人民军卫生员金真玉救了。她把他背回家,照顾了好几个月。金真玉家穷,但她省吃俭用给他吃喝,帮他疗伤。两人相处久了,就有了感情。光亮伤好回队后,自己主动向上级报告,承认一切,愿意受罚。调查确认后,决定执行军法。 行刑那天,部队在谷地集合,王光亮被绑着押上来。指挥官宣判决,就要下令时,金真玉突然冲出来,挡在他身前。她挺着肚子,说是她主动的,跟他没关系,求放他一命。现场乱了,行刑停下,领导上报情况。报告传到彭德怀那里,他听了后批示:成全他们结婚吧。第二天,部队取消执行,王光亮和金真玉结了婚。 王光亮是河北邢台人,家里祖祖辈辈种地,他从小就知道苦日子怎么过。参军前,他帮母亲干农活,村里人说他勤快。入伍后,志愿军纪律严,他很快就适应了。炮兵团任务重,搬炮弹,瞄准射击,他学得快。战场上,敌方火力猛,他不止一次冒险调整位置,确保炮火准。那次打掉敌指挥车后,上级表彰他,同志们佩服他胆大。光亮平时话不多,但关键时候顶得上。战争后期,部队守阵地,他还参与过几次小战斗,积累了不少经验。违反纪律的事,让他从英雄变成犯错的人,但上级处理时考虑了实际情况。 金真玉是朝鲜人,父母在战争中没了,她当卫生员,救过不少人。救王光亮时,她用有限东西护理他,时间长了,两人自然亲近。她怀孕后,没躲藏,王光亮报告时,她也承认事实。刑场上的举动,显示她有担当。彭德怀的决定,体现了领导对具体情况的灵活处理,既维护纪律,又顾及人情。战后,王光亮带她回国,生活从头开始。 回国后,王光亮退伍回家,在村里务农。金真玉跟着适应中国生活,两人盖了房子,生了孩子。日子平淡,但他们过得踏实。部队里这事传开,大家觉得难得。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规矩多,为的是不给朝鲜添麻烦。 王光亮后来在农村生活,教孩子识字,帮村里修路啥的。金真玉学说汉语,融入当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有的参军,有的务农。故事在老兵中流传,提醒大家战场上啥事都有。志愿军在朝鲜打仗,付出大代价,维护了和平。
1953年,一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因违反军规被押上刑场枪毙,准备行刑之际,一名朝
琉璃映月情
2025-08-15 21:20: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