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98年,兰州一警察执勤时,突然被一可疑男子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脑袋!在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8-15 18:41:47

[浮云]1998年,兰州一警察执勤时,突然被一可疑男子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脑袋!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警察的第一反应让人泪目。网友:这才行走的一等功,人民的好公仆! 1998年8月6日,兰州火车站,警察程鹏像往常一样巡逻,突然感觉后脑勺一凉,冰冷的枪口抵住了头皮,身后传来颤抖却狠厉的声音:“别动!”周围行人瞬间脸色煞白,惊恐蔓延。 那一刻,程鹏瞬间做出反应,他左手闪电般抓住对方持枪的手腕,右手猛地一推,把枪口推过头顶,他怒吼一声:“有枪!”周围人群瞬间散开,混乱中透着秩序。 歹徒挣扎,但程鹏像铁钳一样牢牢制住他,直到增援的同事赶来将其制服,事后查明,那名毒贩原本想一枪结果程鹏的命,但因为他这出其不意的抓捕,歹徒根本无法扣动扳机。 多年后,程鹏路过事发地,依然会不自觉地摸摸后脑勺,那是死神擦肩而过的印记。 然而,这份临危不乱的本能并非天生,程鹏曾是军人,转业到公安系统后,他一切从零开始,从未懈怠。他主动学习刑侦理论,休息日也泡在车站“看人”,那是他的“磨刀石”。 每一次观察,每一次揣摩,都让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他的身体,化作条件反射。危机时刻,这成了他最有效的“生存法则”。 “哪有什么天生火眼金睛,全是磨出来的。”程鹏不止一次这样说,他能从人群中嗅到危险气息,就像老练的猎手辨识猎物。 有一次,他注意到两个从成都来的妇女,盛夏却穿着严实,两人空手却装作“走亲戚”,言行矛盾让他警觉,果然,带回派出所一查,她们的腰带里藏着1460克海洛因。 程鹏对这些“反常”行为的敏锐捕捉,让毒贩的伪装无所遁形。 还有一次,程鹏在售票厅盯上一个中年男子,对方见警察就躲,程鹏心生疑虑,上前盘问。 男人掏出的身份证照片与本人不符,程鹏不给他喘息机会,直接问:“这是你本人?”男人脸色煞白,支支吾吾,被带回派出所,一查,竟是公安部通缉的持枪绑架犯! 但程鹏并未放松,继续审讯,最终在火车站外一辆面包车里发现了六支手枪和百余发子弹。 程鹏立刻上报,此案很快被列为专案,接下来300多个日夜,他辗转全国四省八市,最终捣毁了这个特大贩枪网络,抓获110名嫌犯,缴获枪支166支,子弹千余发。 也正是因为此案,他获颁个人首枚一等功勋章,程鹏深知,社会的平安需要众人协力守护。 因此,他在派出所大力推行“师徒制”,倾囊相授自己的“看家本领”,他归纳出“程鹏三必问”——“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带了啥?”但他反复强调,别急着听对方说什么,更要观察:对方眼神是否躲闪,手部有没有多余的小动作,脚尖是否不自觉地晃动。 这些细微之处,才是识破谎言的“门道”,是真正的大智慧。 2019年,一张照片迅速刷屏:程鹏身着警服,胸前挂着33枚奖章,4枚一等功、12枚二等功、17枚三等功。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记录了他,更是他与团队日夜坚守的硕果:近五年,他们抓获276名网上逃犯,侦破300余起刑事案件,捣毁93起涉毒大案,累计缴获海洛因超过6000克。 后来,程鹏“走红”后,曾抱怨父亲总是不着家的儿子,如今眼里写满了崇拜:“爸,你是英雄!”听到这句话,这个铁血汉子只是默默转过身,悄悄抹了把湿润的眼睛。 主要信源: 《人民日报——这张图火了!有多少传奇故事,才能配这一身奖章》 《澎湃新闻——33枚奖章背后的传奇——兰铁公安处技术侦查大队大队长程鹏的故事》

0 阅读:722

评论列表

9660503

9660503

2
2025-08-15 23:42

👍👍👍人民的保护神,必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