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体面认输,中国要开始收拾加拿大了? 2025年8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对华暂停实施24%的高额关税90天。 这场持续四个月的贸易博弈以美方让步告终,而加拿大却在特朗普施压下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试图向美国递交“投名状”。当中国商务部三记重拳砸向加拿大油菜籽、豌豆淀粉和卤化丁基橡胶时,渥太华才惊觉自己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特朗普的妥协源于三重压力。美国通胀率突破7%引发民生危机,沃尔玛货架因供应链断裂出现空置,底层民众储蓄耗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汽车制造业裁员潮更让关键选区怨声载道。 中国稀土管制精准击中美国军工命门,F-35战机生产线面临停工风险,五角大楼报告承认重建稀土供应链需十年以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美国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至1.8%,三大股指暴跌迫使华尔街集体施压,特朗普最终在资本力量前低头。 加拿大总理卡尼的误判则更具讽刺性。7月17日,特朗普对加拿大钢铝加征35%关税后,卡尼政府竟调转矛头,对含中国成分钢铁征收25%“熔炼浇铸税”,试图通过打击第三国向美国表忠。 这种策略暴露其战略短板:美国市场占加拿大钢铁出口90%,而中国仅占1成,但加拿大不敢对抗美国,却幻想中国会忍气吞声。 更致命的是,卡尼无视中加贸易的深层纽带,2024年加拿大40%油菜籽、60%豌豆依赖中国市场,价值超60亿加元。 中国的反制精准且高效。8月12日,商务部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保证金,豌豆淀粉启动反倾销调查,卤化丁基橡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些措施基于独创的“反歧视调查”机制,该机制于2025年3月首次启用,系统核查加方在技术认证、投资准入等领域的隐性壁垒。 最具杀伤力的是市场转移策略:中国将价值34.7亿美元的油菜籽订单转交澳大利亚,1800个滞销集装箱堆积在温哥华港口,加拿大农民面临十年来最严重破产潮。 历史重演印证了加拿大的战略困境。19世纪加拿大为讨好英国参与鸦片战争,战后却被英国视为次要殖民地;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加拒绝参战得罪美国,后又为弥补关系在阿富汗战争中超额派兵,始终未能摆脱“追随者陷阱”。 当前卡尼政府复制了立陶宛2021年的错误:立陶宛允许台湾设代表处后,对华贸易暴跌90%,而加拿大在华为事件后仍不吸取教训。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对加拿大数字税实施报复时,中国驻加大使王镝曾提议“共同抵制美国霸凌”,但渥太华选择继续站队美国。 产业链韧性对比揭示本质差异。中国钢铁业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经保税区换柜重包装后仍进入加拿大市场。 加拿大试图“去中国化”却陷入更深的依赖:港口岸桥设备70%来自中国,22台起重机加征关税反致本国基建成本增加1亿美元。新能源汽车电池所需的锂、钴等材料,加拿大仍需从中国进口,其所谓“经济自主”实为空中楼阁。 萨斯喀彻温省的油菜田里,联合收割机因订单取消而闲置生锈。这些本应运往中国的油菜籽,如今在仓库霉变腐烂。 加拿大农民比尔举着“要市场不要政治”的标语,身后是1800个滞销集装箱堆成的钢铁山脉。当渥太华的政客们为讨好美国欢呼时,田纳西州的汽车工人正因稀土断供被迫休假。 这场贸易博弈没有旁观者,只有清醒者与糊涂人的区别。卡尼政府终将明白:拿他国利益当投名状的国家,终将成为大国博弈的祭品。
中俄5年没实现的事,特朗普两周办成!四国大局已定,拜登要气炸谁能想到,中俄联手
【10评论】【8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