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 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打打打,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中国现在国力强盛,航母巡洋、导弹齐发,俨然是世界舞台上的一方霸主。 如果真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中国面对的可能不只是一个美国,而是好几个国家抱团来围堵。 光靠航母和导弹,未必能应对得了四面八方的挑战。 中国这些年在国际社会里,朋友不算少,敌人也不算多,跟美国在一些问题上,比如台湾、南海,确实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但其他国家大多跟中国保持着合作或中立的关系。 那些跟美国绑得紧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甚至欧洲的一些国家,估计很难袖手旁观。 菲律宾这几年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仗着跟美国的军事合作,态度越来越强硬。 还有印度和越南,平时就跟中国有些边境或海上的小摩擦,如果真到了战时,他们没准会趁机搞点小动作,分走中国的注意力。 这种多线作战的局面,跟当年抗美援朝面对“联合国军”有点像,但对手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可能比那时候还麻烦。 航母确实威风,导弹技术也够硬,尤其是东风系列,射程远、精度高,震慑力不小。 可问题在于,航母数量有限,导弹再厉害,也不可能像放鞭炮一样随便用。 现代战争打的不仅是武器,还有后勤、资源和综合国力,如果多国联手,海上封锁、空中压制、加上经济制裁,中国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特别是洲际导弹这种战略武器,更多是用来威慑的,真要打常规战争,靠的还是常规武器的数量和持续作战能力。 可面对多个方向的敌人,中国的军力再强,也得精打细算,不能指望几艘航母、几枚导弹就解决问题。 战争不光是军事较量,经济、科技、外交都会被拖进泥潭,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平时跟中国生意做得不少,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大概率还是会跟美国站在一起,搞封锁、断供应链,让中国腹背受敌。 抗美援朝那会,中国国力远不如现在,面对的却是十几个国家的联军。 结果硬是凭着一股子血性和决心,把对手打得服气,换来了几十年的边境安宁。 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果断出手,教训了对手,从那以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都谨慎了不少。 打仗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争取和平,现在国际环境复杂,中国要是真在关键问题上,台湾问题,展现出强硬的军事态度,可能会让一些国家重新算算账,掂量一下跟中国硬碰硬的成本。 果断的军事行动,可能让某些国家选择观望,而不是直接跳进来当美国的马前卒。 这种策略,说白了就是打出一场漂亮仗,震慑住那些跃跃欲试的对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才能为中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换来更长久的和平。 中国这些年靠着开放和全球化,经济才发展得这么快,如果因为战争被孤立,损失的可能不只是眼前的利益。 现代战争牵扯的不仅是军队,供应链、技术封锁、能源危机,哪一个都能让国家吃不消。 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航母和导弹是底气,但光靠这些还不够。 只有让对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代价,才能让他们学会尊重,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中国要想赢得长久的和平和国际地位,就得在关键时刻敢于出手,以战止战,用实力换来真正的尊重。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了暗鹰导弹。那些嘲讽美国高超声速导弹的军盲可以闭嘴了。先说暗
【4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