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拆除“鸟巢”?2003年开工,耗费34亿占据北京黄金地段,每年维护费用高

史迹萌报屋 2025-08-15 16:38:04

[微风]拆除“鸟巢”?2003年开工,耗费34亿占据北京黄金地段,每年维护费用高达8000万,这座曾被外媒断言“注定荒废”的钢铁巨兽,如今到底是赔本买卖还是战略资产。 作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打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它那独特的编织式钢结构,跟传统体育场完全不一样,光钢结构用的钢就有 4.2 万吨,差不多能搭 6 座埃菲尔铁塔。 当时就有专家算过,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设计比传统方案贵了 30%,而且赛后如何利用更是个 “世界级难题”,毕竟全球很多奥运场馆比赛一结束就成了 “摆设”,雅典奥运会的一些场馆到现在都荒得不成样了。 但 15 年过去了,鸟巢用实际情况打了那些唱衰者的脸,它每年办的演唱会、体育比赛超过 50 场,就说 2024 年,汪峰巡演、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这些大活动都在这儿办,来的人平均能坐满 85% 的座位。 更没想到的是,它成了北京最有辨识度的地标之一,2023 年接待游客超过 300 万人次,卖旅游纪念品、租场地这些赚的钱,差不多能超过近 60% 的年度维护成本。 要是算上那些 “看不见的价值”,鸟巢的账就得重新算了,它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体商生态圈,周围挤着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 15 座场馆,带动着整个区域成了北京北边的经济热门地。 2023 年,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商圈卖东西就卖了 80 亿,还直接提供了 2 万多个工作岗位。这种 “场馆扎堆带来的好处”,当初光算建设成本的时候谁也没料到。 更重要的是它的战略价值,2022 年北京冬奥会,鸟巢又承担了开闭幕式的任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场馆还能这么反复用,这种 “一届奥运会、办了两届盛会” 的运营方式,连国际奥委会都觉得是可持续发展的好例子。 现在,鸟巢成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每年有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团来参观,它身上的设计巧思和运营经验,正慢慢变成中国在国际文体领域的话语权。 看鸟巢的价值不能只盯着那 34 亿的造价单,这座建筑早就不只是个 “体育场” 了,它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还代表着国家形象,现在城市更新搞得这么快,怎么让大型公共建筑发挥最大的价值,鸟巢的尝试可能比讨论 “拆不拆” 更有意义,毕竟,真正的战略资产从来都不是用短期的账本能算清楚的。

0 阅读:625

评论列表

峰雨同舟的家园

峰雨同舟的家园

4
2025-08-15 17:25

每年光门票收入都足够支撑维护费

猜你喜欢

史迹萌报屋

史迹萌报屋

屋内萌报,历史妙趣横生。